鬼穀子說:「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
只要善於揣摩人的智謀,考量人的才能,就能夠吸引遠近的人才。
「三顧茅廬」的故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事情,也成就了劉備的建國大業。
如果你深入思考,你會發現,諸葛亮是一個能人,劉備卻是高於他的能人。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劉備善於用人,善於「籠絡人心」。
三次去拜訪諸葛亮,產生了「知遇之恩」;劉備稱帝之後,第一時間封諸葛亮為丞相;阿斗稱呼諸葛亮為「相父」。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恩情,深似海,讓諸葛亮踐行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和承諾。
另一方面,劉備還想辦法得到了更多的人才。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得到了張飛和關羽,兄弟情,成了佳話,也成為了劉備成大事的「墊腳石」。
有一個歇後語: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大將趙雲拼命把阿斗從戰火中救出來了,劉備第一時間不是心疼自己的兒子,而是心疼自己的將軍。
劉備罵道:「為了你這個孺子,差點折損我一員大將!」
這句話,讓趙雲心存愧疚,連連泣拜:「趙雲就算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主公的大恩大德。」
但凡能夠成大事的人,不是獨來獨往的人,而是身邊有一群大人物的人。
老虎和獅子喜歡獨來獨往,雖然很厲害,但是沒有群體力量,最後還是顯得力量單薄,在遇到比較大的獵物的時候,還是要團隊合作。
螞蟻雖然卑微,但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就說明瞭螞蟻的強大。這是群體力量的集中體現。
在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與人爭奪地盤,不要與人打仗。但是, 人社會上混,各行各業都充滿了競爭,如果你混出了名堂,別人還會對你虎視眈眈,想辦法拉你下水,防不勝防。
一個人在職場上,想要混得風生水起,單憑自己的力量,肯定是做不到的。你想成為領軍人物,你就得學會識人、用人。
因此說,人在職場:得人才者,得「天下」。
欲得人才,必須自身公道正派。
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如果你自己的人品不正,那麼你就是拼命拉攏別人,也是沒有辦法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桿秤,想要靠近誰,疏遠誰,都有自己的判斷。
自古以來,就有「親君子,遠小人」的交友原則。如果你是小人,就別管別人疏遠你。
做一個人品很好的人,是得人才的第一步。
不管你多落魄,都別弄丟了道德修養。比方說,討飯吃的人,也要講禮貌,不要去搶奪別人碗裡的飯,不能賴在別人家不走。窮人,要有骨氣。
不管你處於多低的位置,都別自哀自怨,別天天抱怨人生,傳播負能量。做一個內心有陽光的人,自己才更有凝聚力。
不管你多迷茫,都別放棄尋找方向。你有了方向,才會遇到同路人。如果你連要走的路都沒有找到,別人跟著你,有什麼用呢?
不管你多狼狽,都別不孝順長輩,別做不忠不孝的事情。百善孝為先,你孝順長輩的行為,會讓所有的人都受感動,也會感受到你的善良,充分信任你。
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你都要保持心平氣和,多記恩,別記仇。你的心態,就是你的命運。好的心態,寬容的態度,會讓你得到群眾的口碑。
人品,就是凝聚力。弄丟了人品,你在任何行業混,都混不下去。
欲得人才,靠智慧,不靠強人所難。
如何得到人才,是一門學問。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你把別人拉到身邊,但是別人「志不在此」,還是會離開。
人在職場,想要得到人才,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推心置腹。「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和有智慧、有道德的人做朋友,像知己一樣相處,那麼這份感情,比金錢更可貴。
很多厲害的人物,甘居別人之下,其實是因為他遇到了明主,把「主人」當成了朋友,也當成了一輩子的依靠。
第二,學會識別人才。並不是所有的人才,都可以為你所用。你在哪一個行業,就要關注本行業的人才。如果你在用人的時候,遇到了「濫竽充數」的事情,那麼你手下的人再多,也是沒有作為的。
精准識別人才,有意向性地培養人才,那麼你的手下,才會「兵強馬壯」。
第三,為人才「量體裁衣」。簡單來說,就是因人設崗。把會講話的人,安排在與人交流比較多的崗位;把技術型人才安排在技術崗位;把文字功底好的人,安排在寫總結的崗位上。
如果一個很優秀的人,沒有合適的崗位,你要想辦法創造一個新的崗位。
第四,利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人和你合作共事,都是希望能夠分得一杯羹,而不是和你一起喝西北風。
聰明的人,懂得設立獎勵制度,並且通過獎勵來激發人才的潛能,讓手下的人都積極向上,互相競爭又合作。
鬼穀子說:「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
用人的時候,要看清對方的智慧和能力,要估量對方的實力和氣勢,然後找准切入點,才能取得成功。
真正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其實是形成了「眾星捧月」的發展格局。
身後有龐大的隊伍在支撐自己,那麼做任何事情,更有把握,應對困難的能力也會更強。
人在社會上混,要以德服人,以禮待人,以利誘人,以感情留人。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提升自己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