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處世

原來,這就是「黑羊效應」

Sponsored Ads

都說,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霸淩。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無論是在校園裡,還是單位裡,亦是網上,都有可能會遇到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其他人則坐視不管的詭異現象。其實這種心理現象就是「黑羊效應」。

「黑羊效應」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呢?

Sponsored Ads

輿論攻擊背後,藏著一個心理陷阱

這世上沒有絕對正直的好人,卻有無緣無故的惡意。

一個普通人,也可能引發一場空穴來風。這揭示了現實的殘酷,也揭露了人性更深的一面。

前段時間,一名不幸確診的成都女孩,成為輿論攻擊的靶子。

12月7日,她的爺爺奶奶確診。她不知道,頻繁出入夜店,美甲店,一晚上轉場好幾家酒吧。

第二天,她得知確診。

這本是一件飛來橫禍,卻讓女孩成了眾矢之的。

有網友把她的身份資訊曝光,全網瘋傳;他們羞辱女孩,造謠她私生活混亂;還有人貼出疑似女孩照片,招來大量言論攻擊。

多麼可怕,謠言越傳越離譜。

可莫名其妙被當成「靶子」,潑髒水惡意攻擊的女孩,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Sponsored Ads

女孩發微博解釋說,她的工作就是酒吧行銷,所以頻繁出入夜店。得知確診,她第一時間配合調查治療,希望不要影響他人。

她只是一名普通人,為生存積極努力。僅因為一次偶然,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造謠者是壞人嗎?也不是。他們恐慌,為求自保攻擊他人,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惡意攻擊他人,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他人惡意攻擊。

「一群好人無故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好人坐視不管的心理陷阱」,這種社會現象,被稱為「黑羊效應」。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殘酷冰冷的現實裡,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也可能成為無緣無故被蹂躪的「黑羊」。

無處不在的「黑羊效應」

臺灣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陳俊欽老師曾經寫過一本書《黑羊效應》。其中他將「黑羊效應」分為三類人:

無辜的受害者「黑羊」,持刀攻擊黑羊的屠夫,冷漠的旁觀者「白羊」。

以電影《少年的你》為例:

無辜的受害者「黑羊」

往往什麼也沒做就無辜遭到周圍人的攻擊。

比如:胡小蝶是最先被欺負的「黑羊「,後來跳樓自盡後,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幫她蓋了一件衣服,從此成為第二隻黑羊;

持刀攻擊黑羊的屠夫

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覺得跟著大家一起對某個人做某些事很有趣。

比如:以魏萊為首的校園霸淩團體是「屠夫」。

冷漠的旁觀者「白羊」

目睹部分或全部過程卻沒採取任何行動。

比如所有知情但不作為的同學都是「白羊」。

這些參與者本質上並不是罪大惡極的壞人,可最終,他們傷害了無辜的人。

其實生活比電影更殘酷。

和周冬雨同為「金馬影后」的馬思純,在綜藝《看我的生活》中,也自曝遭遇過校園霸淩。

上國中時,班裡的有個女生對她處處排擠,甚至惡語相向。

還在她的可樂中加粉筆灰和拖布水,還攔截她的私人信件並當眾朗讀,並且肆意羞辱她青春期的體型。

「我覺得就是到了地獄了吧。」談到那段被霸淩的日子,時隔十多年,馬思純依然哽咽,「那就是我不自信的源頭。」

直到現在,她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霸淩,更不敢問。

和馬思純同樣經歷的人,不勝枚舉。

翻閱各大論壇,你能找到無數被霸淩的真實故事:

有人被全班同學排擠;有人被扇耳光,潑冷水;還有人被校霸拖到操場上打……

這些被霸淩的受害者,大多和馬思純一樣,留下嚴重的陰影創傷,多年後依然做噩夢。

他們心裡揣著一個疑問:為什麼是我?

知乎上,一名霸淩者談起霸淩原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欺負她,就是看她不順眼。」

還有人說:「一個班上總要有個洩憤的靶子,任何人都可以是這個靶子,沒有她,大家也會換一個人欺負。」

不是因為你是壞人,才招來橫禍;而是因為橫禍飛來,才使你背上「壞人」的黑鍋。

我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可事實就是如此血淋淋。

Sponsored Ads

調整應對模式,不做「黑羊」

或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已是黑羊效應的一環。

當你曾經無緣無故被討厭排擠,毫無緣由被看不順眼,身處困境卻被冷眼旁觀……

你就已經身在這場局中,成為受害者,或者下一個受害者。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1.訴諸法律武器

不久前,一名女士取快遞時,只因年輕漂亮,被旁觀者[偷.拍]視訊發到網上,又被好事者編造聊天記錄「勾引快遞員」,引發全網惡意聲討。

(圖為郎某和何某偽造的聊天記錄)

因為這件事,她丟了工作,精神抑鬱,遭親朋好友謾駡,生活嚴重受影響,已經「社會性死亡」。

為了保護自己,她果斷決定:提起刑事自訴,將造謠者行拘。

造謠者錄製視訊向她道歉,但她不接受道歉,因為造謠者避重就輕,一再討價還價,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她堅持予以上訴,發微博稱「絕不退縮!絕不和解!」

荀子說:「謠言止于智者。」

當沒有智者出現,你也可以成為這個智者。

不要害怕,不要退縮,動用法律武器,親手捍衛你自己的人身權利。

2.別引咎自責

電影《壁花少年》中,查理從小被阿姨[猥.褻],阿姨意外去世後,他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他認為是自己的恨意,導致阿姨去世。

因為這種自責,查理變得自閉敏感,像「壁花」一樣毫無存在感,被全班同學排擠。直到他認識了一對友善的兄妹,他們教會了他:自責是無法改變命運的。

曾經的他,因為長期被排擠霸淩,總認為自己有問題,故意不去接近別人,但內心深處,他渴望被愛,渴望融入人群,結交朋友。

如今的他,學會接納自己: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我應該接受愛,因為我值得被愛。

是的,走出自責很難,但度過不被愛的一生,更難。

建立自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同黑暗中摸索前進,可是只要跨出第一步,你就迎來了曙光。

3.積極面對困難

知乎上,一名長期遭受霸淩的人,展開絕地反擊。

霸淩者在班級群裡辱駡她「活著浪費空氣」,她截圖並告訴家長和老師,霸淩者被迫道歉,可事後變本加厲造謠她。

在全班同學面前說她「醜」,嘲笑她「露點」「暴露」「[騷.貨]」,給她起外號「大餅臉」,毀壞她珍愛的繪畫本……

數不勝數的霸淩行為,終于讓她忍無可忍,她當眾怒斥霸淩者,講出多年的委屈,並以聊天記錄等證據,要求她退學。

證據之下,霸淩者被迫認錯,為了保住學位,再沒有霸淩過別人。但在這之前,女孩已經被羞辱了兩年,如果沒有反擊,不知道還要忍受多長的痛苦。

當霸淩行為出現在自己身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檢討自己做錯了什麼」。

但其實,我們只是「黑羊效應」下的無辜犧牲品,最應該做的不是反省問題,而是解決困難,保護自己。

就像這名網友一樣,不逃不躲,機智留證,勇敢面對,成為自己的醫生,親手解決生活道路上的「毒瘤」。

維特根斯說:「好心對待你不喜歡的人,不僅需要本性善良,而且需要非常機敏。」

如同「黑羊效應」中,被害者,加害者,總是不斷迴圈出現,可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輪到誰。

做一個機敏的人,努力向善,但對惡保持警惕。對待謠言,不信謠不傳謠;對待霸淩,不參與不鼓吹;對待受害者,多一份仁慈和善意。

有人說:不管多麼險峻的高山,總是為不畏艱難的人留下一條攀登的路。

Sponsored Ads

是的,即使人群總會隨機出現「黑羊」,但也只是暫時的,眼前的陰暗黑影,並不會遮蓋住成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