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拖成大事情、忙了一天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屁事忙了一天正事一個沒幹以及到後面患上重症拖延症,現代人總是有很多機會來為自己的找藉口、找理由。其實這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不知如何改變自己,在於行動力不足。
亞洲首富李嘉誠這樣說過,每一次新的商機的到來,就會造就一批富人。每一批富人的造就就是:當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他明白他在做什麼。當別人明白了,他就富有了。當別人理解了,他成功了。當一個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為什麼世界只有5%的人成功,而95%的人不能成功?原因是95%的人大腦裡都有四個字“我不可能”!
在中美企業高峰論壇對話上,中國企業家說:“我們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但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差距?”作為全球眾多企業家心中的偶像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說道:“你們知道了,而我們做到了!”機會垂青第一個行動的人,比賽的計分板上永遠沒有旁觀者的名字。在成功面前,只有參與者和觀望者,而成功只發生在參與者身上。
我們知道在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獵豹要捕獲食物,最重要的是它必須具有比對手更快的數度,如果速度不夠快,它便無法捕獲食物,也就無法在大草原上生存。在商業社會,競爭更加激烈,現在市場已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慢魚吃死魚。而行動力差者如若繼續懶癌纏身則便是很快的把自己從慢魚變成死魚。成功有時候就取決於你的速度有多快,而這速度又取決於你行動有多敏覺。
物理學裡有個原理,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當水被加熱到攝氏100度才會沸騰,才會產生蘊藏巨大能量的水蒸氣。而加熱到攝氏99度時候,這種現象並不會發生,99度的水只是滾燙而已,並沒有沸騰,但是只要再加熱一度,就這一度就能夠產生強大的蒸汽能量。就是這個1%的熱量,水便從液體變成了氣體,產生了質的變化。沒有這小小的一度,這些力量便不會產生,而這1%決定對事物的質變起著實質性的作用。
1%的行動理論其實就跟木桶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木桶的盛水量並非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木板。一個木桶即使所有的木板都很長,但只要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木桶即使所有的木板都很長,但只要其中某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木桶的盛水量就無法超越這個最短木桶的高度。同樣,做任何事情,前面所有的準備:完美的設想,確定的目標、制度的計劃,多有的心理準備以及技能學習、能力儲備等等在百分之百之中已經做了99%的工作,最後的1%的行動沒有做,沒有最後付儲行動,那麼前面的99%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必須要有最後的行動,才會促使事的發展定向成功。
比爾蓋茨說過:“我發現,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我得立刻動手去做,空談無濟於事!”不管是作為企業的開創者還是管理者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員工,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只有行動起來,你的理想、你的事業才會變得有意義。行動雖然不能一刀切地決定一切,但是只有行動了一切才有可能去實施。努力在工作中說服自己開始行動,行動是治療恐懼的良藥,害怕什麼就去做什麼。所謂穿上鞋子才知道哪裡夾腳,只有先行動起來,然後在行動中糾正、調整、完善、檢查,讓自己成熟起來。
而在發揮好1%的行動力之後要,在實施行動力的同時縮小自己的行動範圍、專注一件事,讓1%發揮最大價值。歌德曾說“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必須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慧人會把疏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有一心一意地去學一門,並且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李開復先生對自己過往總結道,我學到的一個很大教訓是,當一個公司開端不能專注主業,太貪婪地擴大許多業務的時候,反而把他可貴的貨色稀釋了,也就是經理人的注意力。興許CEO都很能幹,但他天天要把60%、70%的精神都破費在懂得那些自己不熟習的新業務上的時候,反而只會把他的主業給曠廢了。因此在發揮99%的準備時候,也要讓1%的行動發揮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