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那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記憶,因為有了它,我們的童年也多了很多歡樂。我們在看《西遊記》時有木有覺得唐僧很無能?每次看到唐僧把悟空趕走後,被妖怪捉走,真的很想說兩個字:活該!!!
話又說回來,唐僧那麼無能,為什麼孫悟空還要跟著他去西天取經呢?如果孫悟空自己去取經,不就少了很多麻煩嗎?
後來才明白,原來唐僧領導孫悟空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這樣,取經這項偉大的事業就不能成功了。
那麼唐僧究竟有什麼東西,是孫悟空沒有的呢?
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唐僧是一個領導,而孫悟空只是一個打工者呢?
1、“崇高信念”
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丟掉性命都不會眨眼,而孫悟空就不會了,他能力很強,但是他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沒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給別人以信心,就不能給別人以動力,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
領導者都膽怯了,退縮了,團隊就會散掉。而信念不夠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會讓別人離你而去。
2、“無能”
“無能”也是一種領導者的財富!唐僧因為“無能”,於是他就會欣賞有本事的人,能夠包容“能人”們的其他缺點,才能找到三個有本事的徒弟來保護自己。如果唐僧神通廣大,依孫悟空的個性,就不會願意跟著他了。正是因為唐僧無能,所以孫悟空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也才有機會在取經途中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
開始創業的時候,為了生存,有一個非常能幹的老闆是必須的。但是一旦生存問題解決了,企業家就要考慮怎麼給員工搭建讓他們發揮自己價值的平台,同時去尋找那些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員工,而不是事必躬親,甚至在一些專業問題上不懂裝懂,這樣一方面自己筋疲力盡,忙於應付,自然沒有發展的餘力;另一方面,員工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企業就陷入了發展瓶頸。
3、仁德
唐僧的仁德之心對妖怪都會憐憫性命,自然不會惡意算計自己的下屬。唐僧雖然利用三個徒弟保護自己,但是又絕對沒有惡意剝削他們的意思,而是帶領他們一同努力,共同成長,一起成功。對比孫悟空,他的這種意識就差遠了,他後來成了斗戰勝佛,而他花果山的猴子們呢?還是一群猴子罷了。
如果一個企業家整天就知道剝削自己的員工,不能給員工帶來任何的福利,那麼這個企業是留不住人才的。
4、人際關係
唐僧的前生就是如來佛祖的弟子了,今生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拜把兄弟。人神兩屆的高層關係他都有了,這樣的人做老闆,自然順風順水。而且他見到神仙就磕頭,沒有任何仇家。而孫悟空是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網絡的石猴子,雖然也拜了一個師父,但是和師兄弟關係都不好,還被師父趕走了。
社會是由人構成的,這個地球如果沒有了人,一切財富,一切物質都沒有任何意義。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本質的資源,是所有財富的創造者。一個老闆,如果懂得對外創造人際關係資源,對內創造優質人才資源,他一定是一個成功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