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詹姆斯教授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一天,兩人打了個賭,詹姆斯對卡爾森說:“我一定會讓你養上一隻鳥的。”
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後來,在卡爾森生日的時候,詹姆斯送給他一個精緻的鳥籠。
每當有客人到卡爾森家,看到空蕩蕩的鳥籠時,都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卡爾森一開始還耐心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問的人多了,他不勝其煩,於是乾脆買了一隻鳥。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鳥籠效應”:
假如一個人擁有一隻籠子,他大概率會再買回來一隻鳥,而不會把籠子丟掉。
到了最後,人反而成為籠子的俘虜。
我們總是不停追逐,最終被物質俘獲,活得不堪重負。學會放下,才能更好地前進。
1.放下面子
《一代宗師》有句話: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人在年少時,信奉“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為了薄如蟬翼的自尊心,活活受罪。
年歲漸長才懂得,因為一文不值的面子,折了裡子,才是這輩子最不划算的事情。
亦舒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
老舍的《茶館》裡面的松二爺和常四爺,是一對交情甚好的好友。
兩人都是八旗子弟,清朝年間月月都能領到錢財和米糧,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
然而,時代的變遷,讓他們變得一無所有。
松二爺能寫會算,完全可以找份工作養活自己。
但一向養尊處優的他,怎麼也放不下架子,抹不開臉面。最後活活把自己餓死了。
相比之下,常四爺能屈能伸,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埋頭乾起了體力活。
每天起早貪黑,挑著擔子沿街賣菜,還拉下面子拜託王利發照顧自己的生意。
隨著年紀增長,體力漸漸吃不消後,他又改為提著籃子賣花生米。
踏踏實實靠自己吃飯,讓常四爺安然度過了艱難歲月。
就像主持人康輝說的:“只要你不怕一次一次的先丟人,你就能夠一次一次地去贏得掌聲。”
2.放下慾望
莊子曾說:“天機淺者,嗜欲深”。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貪婪無度,嗜欲太深,人生的福報便會一點點消逝,最終與他無緣。
社會學上有個“餡餅定律”:當天上掉餡餅的時候,地上一定會有個設好的陷阱在等著你。
當巨大的利益襲來,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被從天而降的“餡餅”砸得暈頭轉向。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農夫想買塊地。
賣地的人對他說:“想買地沒問題,只需繳納1000元,你用步子圈出多大的地,那塊地就全部歸你。 ”
但他有個條件:只給農夫一天的時間,如果農夫不能在最後一刻回到起點,那麼他一寸土地都得不到。
農夫一聽很開心,心裡想著我一定要多走一些路,這樣一天下來就能圈出很大一塊地了。
越想越覺得划算,農夫果斷交了錢,簽訂合約。
第二天,農夫一早就出發上路了,一直往前趕路,片刻都不歇息,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仍沒有往回趕。
一直到黃昏的時候,他才意識到得趕緊回去。
此時他三步並作兩步往回跑,但沒能及時回到起點。
最終,他一寸土地都沒能得到。
三毛曾經說過:“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過去我怎樣失手,都會擁有。
學會放下,把時間花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人和事上,何嘗不是一種獲得。
3.放下煩惱
聽過這麼一句話:“病是吃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禍是說出來的,煩惱是想出來的。”
很久以前,有個年輕的小伙子,在他婚禮的前一天,他的未婚妻卻突然和另一個男人走了。
他因此大受打擊,覺得無顏再見父老鄉親,便迅速地逃離了家鄉。
三十年後,他功成名就,變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作家,在他回鄉的接風晚宴上,朋友向他提起了他從前的那位“未婚妻”。
說離開他後,“未婚妻”過得很是潦倒,這些年,甚至是靠著親戚們的救濟才活下來的。
朋友以為他會為此感到高興,因為當年背叛羞辱他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可作家卻說,他早已放下了,也不再記恨了。
若是這麼多年,他還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那他豈不是也一直活在怨恨之中?
就像是提著一袋死老鼠去見人一樣,一路上聞著臭味的、備受折磨的,也是他自己。
這位作家的名字,叫做盧梭。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再是天大的難題,也自會有它的應對解決之道。
多思多慮,除了讓自己身心俱疲,再無意義。
年紀越長,越是認同那一句:“人生在世不滿百,何必常懷千歲憂。”
《平凡的世界》裡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4.放下得失
賈平凹曾說過:“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捨大得。”
古時候,有個視財如命的人背著金子過河。
行駛到河中間的時候,船夫突然發現船上有個破洞,河水正不斷地通過破洞湧進船艙。
為了保命船上的人紛紛跳船游到對岸。
那個視財如命的人也帶著金子跳河,但金子太重,他根本遊不動。
大家紛紛勸他拋下金子,保命要緊。但他卻死死地抱著金子不撒手,最終和金子一起沉入河裡。
很多時候,越是想要的太多,結果往往失去的更多。“什麼都想得到的人,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
最後
凡事計較,便日漸心胸狹隘;學會放下,生命才能澄澈遼闊。
正如林清玄所說:“那些因舍而空出的,必有更好的東西來填補,那些捨去的並未消失,是為了生髮更好而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