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職場上,有三種情況最好不要多說話:越沈默,越容易得到重用

Sponsored Ads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在這個「社交至上」的時代,很多人,尤其是單位領導,對巧言會說的下屬,多少都有所偏愛。

Sponsored Ads

記得我之前的一個老闆,上任沒幾天找我談話,主要內容就是:看你平時不怎麼說話,尤其是不和同事閒聊,這樣很容易脫離群眾啊。

難道,上班不閒聊,不是遵守勞動紀律的表現嗎?

總之啊,職場上沈默寡言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如那些能言善辯的人受歡迎,甚至會被認為能力差,情商低。

但海明威還說過一句話: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中國也有言多語失,沈默是金的俗語。

有些時候,說得越多,反而會讓事情越嚴重,矛盾也很有可能隨著你的解釋,越說越深。

尤其在心眼兒後面講到的幾個職業場景中,能不說話就別說話。

這樣,不僅能顯得你情商高,還容易得到領導的信任與提拔。

Sponsored Ads

01 你有多少職業資本?

前幾天,我們單位開會。一是要總結前三個季度的工作,二是做好四季度的工作安排。

各個部門都發完言,下面該領導總結了吧。結果一個小夥子站起來了:我覺得今天的會開得特別好,讓我今後的工作又有了方向。

請在座的領導、同事們放心,第四季度我一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給公司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你能想像到,當時我們的尷尬嗎?領導更是一臉黑線。

每個職場人都有一定的職業資本。

職業資本的高低,取決於:你的工齡、職位、與周圍同事的關係,領導對你的信任程度,以及承擔工作的價值大小。

不同的職業資本將決定你的發言內容,以及發言時機。

像剛才那個小夥子,就是明顯沒找對時機,即使說的內容沒錯,還是招來了大家反感。

還有像戰略性、決策性論斷,必須由管理層,甚至是公司高層決定。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兵,將問題點到為止,就可以了。

02 不要因小失大

徒弟小王今年的目標是要「升一崗」。他每天加班加點地搞研究,總是早上第一個來,晚上最後一個走的。

然後,發現了同事小米經常趁著下班,用公司的印表機列印私活。

Sponsored Ads

「這不是佔公家便宜嘛。」看不慣的小王敲開了領導辦公室,將小米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

後來,好像老闆找小米談了一次,這事也就過去了。

從那以後,小米看見小王就一低頭,兩人再也沒說過話。

結果到選先進時,小王因一票之差,落選了,因而與升職加薪擦肩而過。

如果你心中有個「大目標」,比如升職加薪、負責大項目等,就最好不要被其他事情干擾。

重點關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學會取捨,千萬別因小失大。

03 說這話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很多時候,我們要把話說出來,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或者獲得什麼好處。

就是想單純滿足自己的表達欲,或者刷刷存在感。

說白了,就是不考慮後果,自己先說痛快了再說。

這就給自己的發展和人脈埋下了很多隱患。

即使你就跟別人抱怨了幾句,也會很快傳到當事人的耳中,成為你們之間矛盾的源頭。

或者,你將自己的家事拿到單位當談資,也很可能被認為公私不分,情商低。

所以,下次在開口之前,最好考慮一下這些內容能給你帶來什麼,會讓你失去什麼。

然後再決定是否開口。

當明知道多說無益的時候,就要懂得把握語言的分寸。

誇誇其談很容易讓你偏離本來要表達的意思,也會讓周圍人覺得不舒服。

在心中做好利弊分析,才不至於「覆水難收」。

04 寫在最後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溝通中,很多人總是要表現自己,將話一吐為快,卻很少關注談話環境與物件。

職場中,人心隔肚皮,最忌交淺言深。沈默,能幫你更好地保護自己。

別等到半生已過,才懂得沈默是金。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懂得適時的沈默,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

如果想在職場上走得更遠更順,務必要學會並做到這一點。

那麼,你有過言多語失的情況嗎?

Sponsored Ads

還是和我一樣,習慣在職場中保持沈默,「少說話、多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