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同意這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職場金句;其次,職業選擇的前提是自己有沒有選擇權的問題;再次,如何實操的問題。所以,我的幾點看法:
第一,對於普通人來說,實現命運的轉變真的要靠工作的厚積薄發。
什麼是普通人?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沒有貴人、沒有關系、沒有人脈、家裡沒有巨額財富、智商上不是天才、也沒有名校學歷等人,應該不包括個人創業當老闆的人,這些做生意或有資本性收入的小老闆還真不算「普通人」。
普通人要過得富足,只能靠工薪收入+兼職賺錢+個人理財,主要的現金流來源應該是工資性收入,少部分人還兼職賺錢,增加一點現金流。資本性收入,主要靠個人理財(存款、理財、炒股、投資等等)。
那麼,普通人要想提高收入,主要的途徑還是依靠提職加薪。按照職場底層邏輯,提職加薪的前提是工作積累帶來的升值評價。你不能給公司帶來升值,公司憑什麼給你提職加薪?工作升值,難道靠簡單、重復的勞動?正如一位財經專家說過:簡單重復勞動式的勤勞可以糊口,但不能致富。如果勤勞能致富,那麼,世界首富是挖煤工。
從人力資源專業角度看,崗位的市場價格(薪酬福利)與供求關系正相關,圍繞著崗位價值曲線波動,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但是,崗位價值與工作經驗、專業水平、市場稀缺度等有關,其中工作經驗就是工作積累的結果。
普通人要提職加薪,比較靠譜的途徑就是通過工作積累來獲取工作經驗、專業能力、業績貢獻,從來提升崗位的市場價格。如果這家老闆不給你提職加薪,你完全可以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直到你認為滿足為止。
第二,普通的底層員工從事的恰恰是缺乏工作積累的工作。
普通人群中,特別符合「二八」定律,20%的普通人有幸進入了較高的工作崗位;80%的普通人依然從事通用的簡單勞動。
比如,普通人從事老師、醫生、專業技術、經營、管理,甚至是銷售、維修、技能操作等崗位,這些崗位屬於有工作積累的職業;還有大量的普通人從事保安、保潔、收銀、服務員、流水線作業工等通用型簡單職業。這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吸納了大量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重復簡單的勞動,賺取微薄的工資收入,就容易陷入「死循環」。簡單勞動不產生工作積累,不能讓自己提升水平,導致崗位的市場價格很低,而且這部分群體的人數眾多,互相競爭,進一步壓低了崗位價格。
什麼意思呢?比如,保安崗位,普通人容易進入,市場價格就是3000元。你向老闆提出,3000元養不活我,能不能加薪到3200元?外面的人說,老闆,你給我2800元,我就干。一些退休的老人對老闆說,你給我2500元,我就干。所以,這種崗位的價格不斷難以提升,反而容易下降。
關鍵原因是中國的普通人太多,都在搶這種通用崗位,造成了崗位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如果勞動力人口減少,這種通用崗位的價格也會上升,估計要等到人口下降幾年之後才會出現。比如,在歐美國家,勞動力人口減少,導致一些簡單的通用崗位大幅提升價格,環衛、電工、叉車司機等崗位價格不比白領低!
第三,選擇大於努力,普通人要改變命運,就要迴避那些沒有積累的工作。
有積累的工作,門檻相對高一點,但,普通人要想盡千方百計,也要擠進去。比如,專業技術崗位,通過工作積累,提升工作能力,走上專家崗位,經驗越豐富,價格越高,財富的積累就會呈現遞進式的增長。
這樣的崗位有很多,比如,醫生、教師、科研、專業、技術、經營、金融、營銷等人員。通過工作積累,有的可以當專家,拿到高薪;有的可以當高管,拿到高薪;有的可以成為銷售顧問,拿到較高的提成,等等。
在你有選擇權的前提下,注意、注意、注意,這個大前提,我們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原則上不要做以下這些職業:
【1】沒有積累的工作。什麼是沒有積累的工作?就是那種簡單的重復勞動式的工作,不能產生經驗、技術和能力的積累、提升。比如,保安、保潔、門衛、普通司機、收銀、理貨,甚至是流水線上的作業工,每天只負責插一個零件的那種職業,還包括工地的小工、快遞員、外呼員、服務員等職業。我說的前提是,你但凡有其他的職業選擇,就不要從事這些沒有積累的工作,但是,你沒有選擇權,也只能從事這種崗位了。
【2】風險性的職業。有一些公司的崗位很誘人,短期的薪酬也很高,但是,這種職業都不是長久之計,隨時可能被取消。比如,一些灰色產業裡的職業,一些不規范公司裡的崗位,一些不正當生意的工作。遇到這些崗位,一定要睜大眼睛,抵住誘惑,千萬不要去做,因為被取消了或被打擊了,你的「工作積累」也一筆勾銷。
【3】勞務派遣性的職業。目前,很多企業都招聘勞務派遣人員,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如果你有正經工作,就不要從事勞務派遣工作。這種工作,基本屬於輔助性、替代性、臨時性的工作,工資收入只有正式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從事的職業也缺乏積累性,屬於二等員工,說辭退就辭退,換了換去,積累的經驗也作廢了。關鍵是這種職業沒有發展空間,勞務派遣公司基本都是皮包公司,只想抽取「管理費」,不會在乎你是否有發展前途。
【4】不交社保的職業。很多普通人到處打工,四處漂泊,工作不穩定,所以,對社保不感冒。有的老闆就說,給你加200元工資,讓你自願放棄社保。千萬不要上當受騙,你多得200元,實虧2000元都不止。給員工繳納社保是企業的法定責任和義務,不能不繳;這是員工的合法權益,千萬不要放棄。社會對員工來說,是未來的長遠保障。所以,那些不交社保的公司也不會正規,隨時都可能倒閉,你的積累也白費了。
【5】容易沒落的職業。行業有週期,企業如同潮汐,起起落落。有的蒸蒸日上,有的日落西山。2022年的職業大典裡,消失了600個職業,新增了600個職業。所以,優先選擇朝陽行業,迴避夕陽產業。原則上不要從事那些沒落的職業,可能一兩年或三五年之後,這個職業就消失了,你的所有積累也隨之消失了。比如,原來的BP機修理工作很吃香,隨著BP機的淘汰而淘汰,那些積累的手藝也白費了。
【6】容易被替代的職業。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一個大趨勢,雖然不會立即取代所有的人工崗位的,但是,可以預見,它們會慢慢取代許多通用技能崗位。所以,選擇職業的時候,要迴避那些未來肯定被取代的崗位,不要等到下崗、事業的時候要轉行,那個時候,你想轉行也轉不動了。比如,通用的操作崗位、流水線作業、理貨收銀等崗位註定被人工智能取代。
【7】養老性崗位。現在,很多家長千方百計托關系找門路,給孩子找一個「清閑養老」的職業。比如,單位裡的後勤、服務、輔助等崗位,按部就班、操作簡單,輕鬆又清閑。這種崗位只會把人養廢了,也沒有工作積累,很容易「溫水煮青蛙」,自廢武功。很多人都以為這種崗位才是「鐵飯碗」。還記得那位高速收費員說什麼了嗎?「我都三十八了,只會收費,你讓我能幹什麼?」這種沒有任何積累的崗位,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容易被取代。
【8】臨時性崗位。很多普通人找不到正經工作,就先從事臨時工作。比如,保安、保潔、快遞、外賣、服務員、中介、銷售等等。其實,中介和銷售,還是屬於有積累的工作,可以積累工作經驗、經歷社會險惡、培養銷售能力。但是,那種臨時過渡性的崗位,不能積累工作經驗,可以短暫地過渡,不能長期從事,否則,等你跑不動了,想轉行也來不及了。
【9】有損健康的職業。有些工作屬於高強度的簡單勞動,工資不高,還容易累壞身體。有的普通人,累壞身體後,掙的那點工資還不夠買藥的。但凡你有職業選擇權,就不要從事高強度、高風險的職業,因為這種工作不但沒有經驗積累,還容易損害健康,形成職業病,可能讓你的後半生過得質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