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語錄

工作不爽就想要辭職,這是魯莽衝動之舉,聰明人都懂這3點

Sponsored Ads

今天是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上班時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癥狀:

早上不想起床,上班就像奔赴刑場; 工作時心不在焉,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希望早點下班; 明明沒有做什麼,但回家後依舊感到筋疲力竭; 腦海中總有個聲音叫囂著「辭職」……

Sponsored Ads

大部分職場人在長時間從事一份工作後,便會進入職場倦怠期,難以做出成就,隨而開始抵觸、抗拒上班, 最終選擇辭職來逃避「及時性壓力」。

事實上,90%的問題並不能靠辭職來解決。

想要真正解決問題,就要直擊核心,找到讓自己真正倦怠的理由。

產生倦怠情緒的3個要素

01 工作環境

職場是個小社會,在這裡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和利益的地方,難免會有矛盾。

同事的勾心鬥角,惡意競爭,領導無休止的佈置工作任務,卻對升職加薪絕口不提,客戶的刻意刁難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越來越「卷」的工作環境和接踵而來的麻煩,難免會選擇辭職來逃避,讓自己進入「真空」的狀態。

02 自我定位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賦予與實際不符時,常常會因為期望的落空而產生焦慮,長期負面的情緒會使人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精神緊繃的狀態,讓人感覺壓抑,疲累。

因為對自己能力的定位不清,導致職責邊界感模糊,難以達成預想的效果,這些因素便會導致自己的工作能力急劇下降,幹得不少,卻總難出效果,惡性循環,缺乏成就感。

Sponsored Ads

03 崗位要求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重復性且常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讓人產生職業倦怠。

重復、機械性的工作循環往復,日漸枯燥, 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人際關係,對於職場人而言,這都是一種消耗。

而且此類工作大多是一種持續性的工作,很多時候甚至是超負荷的工作,當它一旦超過你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圍,便會趨近於爆發的臨界值,最終走上辭職。

Sponsored Ads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聰明人懂得順勢而為

昆德拉說過:「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逃避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擴大。遇到困難,迎難而上才能加速成長,走向上坡路。

工作不爽就想要辭職,這是魯莽衝動之舉,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1、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能力是不會騙人的,也是別人無法偷走的。你所擁有的技能,掌握的知識,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

在工作上出現心態失衡,其實都是因為能力不足導致的。

遇到問題時,先靜下心來反思,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清晰的剖析,然後有計劃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讓自己在職場中擁有核心競爭力。

這個時候,你不僅擁有了話語權,還掌握了自信的密碼。

2、控制情緒自我調整

保持身心健康學會控制情緒也是每個職場人必修的一門課程。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自我調整,合理的情緒管控有助於我們的目標更快地達成。

困難在所難免,學著接受消化,比抱怨、逃避要好得多。保持一顆平常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加開闊,格局越來越大,路越走越遠。

3、人際關係面面俱到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

中庸圓滑在職場中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處世之道。說讓人舒心的話對我們而言並不會有任何損失,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矛盾。

遇事多溝通,與同事和領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人際關係上的難點,擴大人脈圈,更高效的投身於工作中。

Sponsored Ads

職場中,決定你是否走的長遠的是能力,是否走的穩的是心態,不要為了逃避困難而選擇辭職,這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貶值,只有積極面對,才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