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位網友分享說: 辭職這麼久了,老東家給到offer,願意給更高的薪資和獎金讓我跳槽回去,去做一下公司新的領域。
這樣的條件聽起來確實很誘人,但該網友也說出了自己的糾結之處。
老東家有熟悉的同事、熟悉的環境,但工作內容有一定的風險,不太穩定。而現在的公司雖然工資比較低,但勝在比較穩定。
如果說,以前與前公司鬧過不愉快,大多數人自然不會再回去。但若是和平離職,面對老東家加薪升職「求挽回」的做法,該如何回應呢?
事後諸葛亮
前東家的挽回有幾分真?
朋友小劉曾在前公司工作了5年,能力突出,工作期間也升職了,但職位高了,薪水卻沒漲多少,工作量和報酬不成正比。
就算他已經多次和領導反映過加薪的事情,領導也只是含糊其辭,表態很不明確。
不久,小劉找好了下家公司,提出了離職,前公司也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然而,小劉入職還不到兩年就接到了前東家的offer,還說給他翻倍的薪水。
但小劉想也沒想就直接拒絕了。他表示,要挽回早就在離職前挽回了,現在回去也就是個補位的。
此類「事後諸葛亮」的公司,就是當初用人之時不知道珍惜,沒有人用時才急著找人。
一方面是暫時招不到新人補位,不得不邀請舊人回來;另一方面也說明,公司本身就招不到人,人才「只出無進」。
如果回到這樣的公司工作,公司對舊員工的任用可能就是「炒舊飯」,等舊員工的餘熱發揮完,找到了新人,馬上就把舊員工邊緣化。
而且,公司一直找不到新人,說明公司的前景並不好,要麼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要麼是福利不到位,更加沒有回去的必要。
所以,面對老東家拋出的橄欖枝,要不要接受,還要結合具體的公司和個人的具體情況,不隨便拒絕,也不隨意接受。
好的公司
一開始就很有誠心
在職場上,公司與員工的關系,不是親人、友人的關系,而是一起掙錢的合夥關系,擁有著共同的利益,互利共贏,雙方合作才愉快。
所以,且不說公司的規模大小,在金錢上捨得與員工一起劃蛋糕的公司,一定不是很糟糕的公司。
例如今年1月底,某大廠給超2萬員工發股票,人均價值16.6萬港元,只為防止競爭對手「挖墻腳」,減少自身的人才流失。
相比那些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省下人力成本的公司,該大廠用獎金激發員工的活力,讓員工有更多的動力工作。
且不說獎金有多少,該大廠拿出來的態度就已經讓員工有一種被尊重的感受,捨得把大蛋糕分給員工,而非摳摳搜搜地壓榨勞動力。
當然,高額獎金的背後也意味著更大的工作量,加班加點的時間肯定也不少。
但比起那些活多錢少的工作,更多的人樂意能夠多勞多得,讓工作有價值感。
而且,像這樣捨得在人力上「下血本」的大廠,肯定更加會愛才惜才。
如果他們要重新邀請舊員工加入公司,更多的是以合作的姿態去邀請,而非抱著壓榨「餘溫」的想法去欺騙。
因此,公司和員工本就是雙向選擇,公司有誠信,員工肯用心,雙方才有不斷合作的機會。
遇到職場「回頭草」
怎麼辦?
1.擺明職場身價,堅決不下「嫁」
小梁在前公司工作五年,前公司以裁員為由,給了筆補償金就讓小梁另尋他處。
但在一年之後,前公司卻聯系小梁,誇他是個人才,希望他能回來工作。
小梁本就在前公司工作了5年,有一點感情,如今前公司又很有誠意,賞識自己,便二話不說跳槽回去。
然而,小梁一回去就變成了前同事的下屬,前公司讓他回來也只不過是他熟悉一些基礎性業務,實際上並沒有打算培養發展他。
像小梁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開始沒有擺明身價,老東家沒有提條件,自己也未談條件,叫回去就直接回去了。
最終,曾經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只能自己憋屈。
2.拒絕空頭支票,注重承諾的兌現
前段時間,朋友小艾又跳槽回到前公司了,問她回去的原因,她說:
「之前那家公司太會畫餅了,發現還是原來這家公司實在,不忽悠人。而且,我回來了,公司還給我漲薪。」
確實,誘人的薪資和福利是每個公司招聘的必用手段,但說到做到的卻不多。
如果前公司以前經常畫大餅,不兌現。那麼對於老員工回流的福利承諾,也只不過是隨口說說。
所以, 如果要判斷是否回老東家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翻老東家的對員工的歷史信用,而不是看當下老東家開出的條件。
對員工的歷史信用良好,當下的承諾才有保障。
3.關注公司的培養體系,注重自身的成長
曾看到關於某大廠培養體系的報導,該大廠一直深信:「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
其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們的人才培養體系,特別是其中的培養制度,涵蓋了在職培訓、課堂培訓、網上培訓、遠程培訓等等。
因此, 好的公司,不僅注重自身發展,更注重員工成長,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公司,離不開優秀的員工。
若公司只是習慣把員工養成「釘子戶」,那麼該公司遲早會後勁不足,向上發展的活力不夠,同時也會把員工熬成「生銹的螺絲釘」,只熬出了年齡,卻沒熬出前途。
所以,面對老東家的offer,首先要冷靜地判斷值不值得回去。
不論在哪家公司,公司曾經和自己有什麼關系,首先不能埋沒自己,前公司有增值點才有回去的價值。
職場上,跳槽是一門學問,跳槽回前公司更是一個需要深思的事情。
懂得權衡利弊,以自身的發展前景出發,才能保障每一次跳槽都是邁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