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他跟一位同學聊天,當時這位同學的太太剛去世沒多久。
同學在整理太太遺物時,發現了一條精緻嶄新的絲巾。
那是他們夫妻二人去紐約旅遊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
他太太一直捨不得用,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
沒想到直到去世都不曾用過,連絲巾上高昂的價格標籤都還在。
說起這件事,同學很是難過,無比傷感地感慨道:
「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妳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好吃的東西總想留到最後,結果留著留著不是過期了,就是味道變差了;喜歡的衣服總要等到重要的場合才穿,結果等著等著不是過時了,就是尺寸不合適了;在乎的人總想著等以後再好好善待,最後要麼錯過了,要麼失去了。
辜負過太多時光,留下過諸多遺憾,才恍然驚覺:
生命瞬息萬變,這一秒和下一秒總是不一樣。
每一個不曾珍惜的當下,都是對生命的浪費和辜負。
就像那條直到去世都不曾戴過的漂亮絲巾,曾經捨不得戴,最後留下的,卻是無盡的遺憾和歎息。
別把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後
看過一個故事:
有位老太太,因為過於節儉,一箱梨總是專門先挑爛掉一小塊兒的吃。
結果第二天,原本好好的梨又有一隻爛掉了一小塊。
老太太便繼續吃這只爛梨。
梨陸陸續續爛掉,老太太也陸陸續續吃了一箱爛梨。
放著好的吃爛的,吃了爛的爛好的,最後一直吃爛的。
多少人,就是在這樣的「捨不得」中,虧待了自己,也讓好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喪失了原本的價值。
微博裡有位網友講過一件事。
媽媽一輩子都生活在鄉下,從來沒有去過遠地方,也沒吃過海鮮。
有一次她接媽媽來城裡,參加一位親戚喬遷之喜的酒席。
媽媽在酒席上第一次吃到了螃蟹,讚不絕口,飯畢一直偷偷跟她念叨真好吃。
後來,媽媽來城裡幫她帶孩子。
一次她特意買了幾隻大螃蟹,媽媽知道貴,一直捨不得吃。
結果最後,放壞了。
看著壞了的螃蟹,媽媽不停地長籲短歎:「那麼多錢呢,可惜了,早知道不留著了……」
人最糟糕的習慣,就是好東西寧可執意留著直到變壞,也不願立刻享受。
卻忘了任何東西都有它的期限,錯過了合適的時間,只會留下困擾和可惜。
作家丁丁張說:
「用好的,用到它物盡其用為止,不是鋪張浪費,而是讓好物滋養生活,滋生出小確幸。是把屬於自己的福氣及時收割走。其實幸福就像冰淇淋,拿在手裡就那麼一會。在融化之前,把它吃掉吧。」
幸福短暫,美好易逝,今天的捨不得,只會造就明天的不快樂。
何不就在這一刻及時享樂,用心生活?
在乎的人,別等到最後才想起珍惜
三年前,我身邊一個朋友的經歷,讓我萬分揪心。
朋友的媽媽,因為乳腺癌去世了。
她說,媽媽走之前,連續幾天滴水未進,幾乎沒了意識。
可是在閉眼之前,卻突然吃力地張大嘴巴,拼命擠出兩個字:不想……
說起這些,朋友泣不成聲:
「她是想說不想死。可惜最後我們都無能為力了。以前,她說想拍個婚紗照,這輩子都沒拍過。還說要回一趟娘家。那個她出生的地方,自從生病後就沒再回去過了。我那個時候總說等有時間了就帶她去,可惜,再也沒有機會了。她如果還在,就好了。」
可這世上的事,哪裡有如果。此生未完成的,真的就只能是遺憾了。
有句話說:
世界上有兩種痛,一種是永遠得不到,另一種是失去了再也回不來。
生命來來往往,有些人,曾經沒珍惜,以後就沒機會了,有些事,當初沒做,以後就來不及了。
那些沒有及時表達的愛,沒有趁早詮釋的好,全都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
電影《只有蕓知道》裡,隋東風和羅蕓是一對異常恩愛的夫妻。
兩人一起開餐館,賞極光,旅遊,彈琴,吹笛,過著人人豔羨的幸福生活。
羅蕓喜歡鯨魚,隋東風便特意把臥室的牆壁,裝飾成鯨魚圖案。
並承諾她以後帶她去看真正的鯨魚。
可惜的是,日子忙忙碌碌,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隋東風還沒來得及帶羅蕓去看鯨魚,羅蕓的生命,就已經走到了盡頭。
影片最後,隋東風為了完成羅蕓曾經的心願,不遠千里租船來到大海。
當難得一見的鯨魚從海底飛躍騰起,隋東風再也繃不住,失聲痛哭:
相愛的那天,以為是永遠;
準備了永遠,沒準備再見;
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
擁有的時候,總覺得日子還長。
卻不知歲月不居,世事無常,沒有來日方長,只有時光匆匆。
滿目山河空念遠,何不珍惜眼前人。
《圍城》裡有句話:
「現在,就宛如作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箱子裡。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花色和款式。都不時髦了,只能自悵自悔。」
賣冰宜季節,烹飪就新鮮。
不要等到秋霜素裹,才歎息沒有細品初春的殷紅竇綠;
不要等到身處遲暮,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青春年華。
歲月經不起蹉跎,人生經不起等待。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妳能真正把握的,永遠只有當下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