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金蟬只是一種不值一提的小生物,它們體型嬌小,人類一個指頭就能掐死它。它們在炎熱的夏日是讓人煩躁的存在,它們總是喋喋不休的,讓人心生煩悶。對於它的存在,談不上喜歡,但在它不停叫喚的時候,討厭是必然的。
這是不了解金蟬的人才會有的想法。真正了解過它的話,你必定會被它們身上優秀的質量所折服。
蟬的由來並不容易,在得見天日之前,它需要默默在地下忍受三年暗無天日的生活。在這漫長的三年裡,它沒有同伴,無法動彈,只能靠吸取大樹根莖的汁液來保證自己的生存。
在這其間,它要忍受上千個日夜的寒暑磨煉和地氣的侵襲,要忍受無法言說的孤獨與寂寞。
等到蛻變的時機一到,它會在暗夜裡悄悄破土而出,爬上樹梢,從一隻幼蟲真正蛻變成金蟬。等到萬丈陽光灑滿大地,它們振翅飛翔,把苦難拋諸腦後,迎著陽光奮力沖向渴望的自由。
日夜不停地啼叫,不過是為了彌補前三年在地底下所受的憋屈。三年蟄伏得償所願,當然會無比興奮與激動。
金蟬給我們的啟示是:成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在成功之前,我們都需要學會忍受長期的黑暗與苦難。
這就是給過無數人成功啟示的金蟬定律,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明白金蟬定律。比起別人來說,懂得金蟬定律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會更從容更篤定。
一:忍受孤獨,默默蟄伏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求學時,曾經有過一段陰暗的經歷。
那時他因為家境貧困,被嫌貧愛富的班主任毫不留情地詆毀打擊污蔑,甚至在長達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故意各種針對他。
班主任的喜好就是同學的風向標,梁曉聲也因此被同學孤立,身邊沒有一個說得上話的朋友。他那時的生活,可謂是暗無天日。
幸好,在如此艱難的求學歲月中,梁曉聲並沒有放棄自我的追求,也沒有放棄對文學的嚮往,他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忍受孤獨,默默蟄伏,筆耕不輟地書寫了自己新的前程。
換做他人,遇上身邊打擊的聲音時,相信沒有多少人可以堅韌地繼續往前走,很多有志者不是輸在了能力上,而是輸在了他人的流言蜚語之中。
但真正厲害的人,他們往往會無視他人的阻攔,心中只聽從一個聲音:往前走,往前走。這是內心的信仰給他的篤定。
在內心對成功嚮往的驅動之下,他得以從黑暗中獲取力量,不達目標,就誓不罷休!
二:迎接蛻變,得見天日
古言有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在通往成功的這條道路上,沒有人可以一直順風順水,而那些不被期待的苦難,其實正是生命賦予你的獨特的財富。
梁曉聲在成名後,曾經無限感慨過,他之所以有機會取得這麼好的成就,與他曾經經歷過的那段艱苦歲月關系密不可分。
正因為有這麼一段經歷,才使得他的作品更深入人心,能引起大眾共鳴,因為那是貼近生活後得出的真實感悟,而不是紙上談兵式的自我感動。
他在作品呈現出的現實主義風格,以及上升到關於人性與哲學的拷問,讓他的文學實力被看見被肯定,即使是不懂文學的平頭老百姓,對他的作品也會心誠悅服。
這是他十幾年如一日的蟄伏,十幾年如一日的默默積累,才得到的蛻變,在文學上的追求,也是讓他人生得見天日的最大助力。
現在的人對成功也一樣有著同樣強烈的追求,但有的人深懂金蟬定律,能默默地發力,努力救贖自己。
而有的人卻倒在了追求成功的路上,這些人註定會成為弱者,在後半輩子的人生中,被強者各種碾壓。人生苦短,早日想明白,便能早日迎來渴望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