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對於大多數職場人來講十分適用,「 是因為領導信任而做出成績,而不是因為做出成績領導才信任。」
想必大多數職場人應該清楚,領導如果培養你,提攜你,肯定要比一般人走的更快。無論是領導對你的成績加持,產生的影響力,還是向你資源傾斜,都會是職場上的助力。
知道是一碼事,做到又是另一碼事,領導憑什麼培養、提攜你?
領導又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潛力,又是否願意培養你?每個人都有私心,領導也不例外。搞清楚領導的邏輯,才能得到最大的助力。
1、對領導「有用」是基礎
無論你能力強弱,還是關系大小,在領導看來無足輕重,是否對他「有用」才是關鍵,如果對他沒用,能力強,關系硬,又有什麼關系呢?
假如你的關繫在京城,可你在十八線城市打工,哪怕關系再硬,再深厚,對於領導來講「遠水不解近渴」,可以對你十分照顧,但不會刻意培養你,提攜你,因為你對他暫時的用處不大,保持良好的關系,未來或許會用到。
你的能力強也好,關系硬也罷,恰巧對領導現階段或者近期「有用」,才是領導培養、提攜的基礎。就像你會造宇宙飛船,但是在鞋廠打工,對老闆用處並不大。
換個角度考慮這件事,隔壁公司的老闆很牛掰,你們也彼此相熟,如果你沒想著跳槽過去,那麼你只會保持良好的關系,卻不會浪費時間與精力刻意迎合他,哪怕你的領導沒隔壁公司老闆混得好。
當你在權衡利弊的時候,領導也在權衡利弊,並非你認為的自己「有用」,而是領導覺得你「有用」。
2、引起領導的「關注」是前提
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步履艱辛的向前,從來都不缺努力做事和能力強的人,但有些人善於展現自己,有些人悶頭做事,相比較而言,前者更容易被關注到。
「酒香也怕巷子深」,對於領導而言,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到每個人,能關注到誰具有偶然性,也存在必然性。
不否認有些人能力超群,十分出眾,可畢竟大多數都屬於普通人,既然事情都已經做了,為什麼不更好的展現自己呢?
「懷才」與「懷孕」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有一個時間孕育的過程,但「懷孕」時間長了藏不住,而「懷才」你不展示,誰又能發現呢?
引起領導關注的方式有很多,但效果好,典型的方式有以下三點:
①會做事也要會說話
對於領導而言,會說的不如會做的,可如果你不說出來,上級怎麼知道你做了哪些事情?就像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但由於不會說話,做出的成績直接砍半。
現實中人們總是看到那些會做的不如會說的,可事實上,領導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看問題。人們總是看到別人因為會說得到重視,卻從來不知道別人到底做到了什麼?
有句話說得好「你看到的不過是讓你看到的,你聽到的不過讓你聽到。」就像在現實中,你做了很多事情,你會讓所有人都看到嗎?其實讓該看到的人看到即可。
②借人之口傳達信息
人性否定別人容易,否定自己難,當你完全展示自己價值的時候,領導很可能會下意識的產生防備心理,比如,是否野心大、另有企圖、言過其實……會增加考驗環節,是否通過考驗仍未可知。
可如果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領導總是能從別人口中聽到誇贊你的話,他會暗中觀察,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考驗。一旦被領導認可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這屬於領導主動發現,否定自己難,所以對你的認可就會更有效。
人際關系的好壞,決定了別人會誇你還是會損你,這無疑是引起領導關注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③獨特功能性要突出
上學時強調全面發展,可到了職場中,你的收入、職位完全取決你最擅長那部分。說白了,如果你是一顆螺絲,哪裡需要哪裡擰,大概你只是通用而非全能,至少在領導邏輯是這樣。
因為各個領域的能人很多,如果不具備完全碾壓的水平,你通用意味著不容易被發現。你會關注到一顆擰到哪裡都可以的螺絲釘嗎?不是不夠優秀,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沒有獨特性,就容易被忽略。
3、讓領導感覺可控是關鍵
成功引起上級的關注,也不一定要會培養你,哪怕你「有用」,如果讓上級感覺到不可控,往往會採取寧可浪費也不會自找麻煩。
能力越強,破壞力越大,越要懂得聽話的重要性。作為領導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就是權力的失控。別談什麼要看領導格局的大小,這都是想像中的事情。
歷朝歷代,因為出現造反苗頭而被皇帝株連九族的人有多少?可能只是有苗頭,或者是被陷害,或許帝王清楚某些人不會造反,但依然會牽連許多人,因為他們要表達一個態度,就是自己的皇權絕不允許失控。
同理,職場上也是如此,只要領導感覺到自己的權力可能會失控,不至於株連九族,但至少會在培養、提攜時慎重考慮。
4、懂得「反哺」讓領導順心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領導保證自己權力可控的前提下,自然會考慮是否能獲得看得見的收益。
就像你買彩票也好,投資股票也罷,不是為了做貢獻,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懂得「感恩」,是上級覺得你值得提攜的關鍵。
對我「有用」,我可以培養你,但你不懂「感恩」,我在提攜時就要考慮收益問題。「有用」是預期值,「反哺」是看得見的收益。
作為職場人,不僅是要對領導「感恩」,還要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感恩」。領導長期在權力的浸泡下,想他表達「忠誠」、「感恩」的人不在少數,對這個早就有了免疫力,還會看你對其他人的表現。
人們常說:「先做人,再做事。」事實上,做人與做事的同步是,所謂的「先做」不過是依據你過往的行為,給上級做出判斷的依據。所以,人品就成為了關鍵。
寫在最後
行走職場,領導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潛力,值得培養。並非站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觀察。你對我「有用」,又能成為「自己人」,既可控又能帶來可看得見的收益,自然會培養、提攜以及各種的資源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