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很奇妙,彼此之間越是陌生,便越是表現得很周到,很得體。
而雙方越是親近的人,則越是不懂得保持分寸。
人,總是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失去界限感。把最大的脾氣,最大的不滿,最大的怨恨,給了最親近的人。
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是這樣,子女越是孝順,父母也越容易忘記相處時的分寸感。
子女再孝順,也不要說三句話,很多父母都犯了錯。
02、嫌棄子女的付出,做得不夠好
有的父母年紀越大,逐漸變得很任性,越來越不重視身邊孝順的子女。
我的一個遠房表親,對父母很孝順,總是會盡力滿足父母的要求。
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帶父母去體檢,關心父母的身體,經常叮囑父母,注意清淡飲食。
她還經常帶著父母旅遊,去看各種風景名勝,努力讓父母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盡管這樣,她的父母對她還是有很多的不滿,總是覺得她做得還不夠好,不夠多。
父母經常抱怨說:「你什麼時候也能像誰家的女兒一樣,給我買輛車開開。」或者說:「辛辛苦苦把你培養長大,就這麼一點本事,我們哪指望得上你呢?」
她為父母做了這麼多,到最後,反而被嫌棄,被抱怨,心裡滿是委屈。
子女再孝順,父母也不要在子女面前說一些嫌棄的話,不要傷了子女的心,破壞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對於孝順的子女,父母應該認可子女的孝心,讓子女的付出,得到肯定,得到鼓勵。
父母總是嫌棄子女的付出,子女感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做什麼都是錯時,漸漸就不想再付出了。
03、拿子女進行比較,傷到感情
作為父母,最忌諱的就是區別對待子女,拿子女做比較。
父母的偏心,會深深地刺傷兒女的心,讓彼此之間的感情,產生裂痕。
之前,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
有位老人家,養育了兩個兒子。大兒子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給予了生活上非常細致周到的照顧。
小兒子從小離家,一直在外地發展,事業發展得還不錯。每個月都會寄錢回來,讓他隨便花。
可是家裡的父母,只覺得小兒子好。無論大兒子做什麼,他們都覺得他比不上小兒子,常常埋怨他很沒用。
大兒子很沮喪,覺得自己的付出在父母那裡沒有價值,心寒了。後來找了一份離家很遠的工作,和父母之間的感情也淡了,和弟弟之間更是沒往來。
子女再孝順,父母也要懂得說話的分寸,不要拿兒女進行比較。
父母拿子女進行比較,一方面會破壞親子關系,一方面會破壞他們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
兒女孝順的方式不同,不可以否定兒女的付出。要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兒女的難處,接納他們不同的孝順方式。
04、過分打擊子女,各種嫌棄他
有的父母,自己一輩子沒有做出多大的成績,卻對兒女有太高的要求。在子女成家後,沒有達到期望值,便嫌棄兒女沒有出息。
在生活中,有的兒女,不管怎麼做,都很難討得父母的歡心,很難得到父母的認可。
父母總是習慣打擊子女,將子女抨擊得一無是處,對子女各種嫌棄和抱怨。
仿佛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都是子女帶來的;仿佛子女所做的一切,都入不了他的眼。
長此以往,子女的自信心會被徹底擊垮,會在心裡認定自己就是一個無能的人。
同時,子女和父母之間,也會產生深深的隔閡,彼此之間,會形成一條難以踰越的鴻溝。
德謨克利特在《著作殘篇》中寫道:「親人之間的嫌怨比與外人之間的嫌怨要難堪得多。」
子女再平凡,父母也不要過分打擊,而是要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子女可以自信面對未來。
要珍惜和子女之間的緣分,好好經營彼此之間的感情,讓家庭,變得更溫馨。
05、聞秋聲寄語
子女心懷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會盡自己所能,給予父母回報,讓父母安享晚年。
作為父母,不要嫌棄子女付出的不夠多,更不要拿子女做比較,讓子女傷心。
控制自己的嘴,保持相處時的分寸感,才能夠讓這個家更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