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的問題通常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認知,第二個是情緒,當自己的認知產生偏見的時候,用錯誤的方式只會帶來一個錯誤的結果,而當情緒沖動的時候,也通常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這也是招致問題的根本。
只要能調整自己的認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的人生都不會有太多問題。
有一句話叫: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意思就是說:知足的人常常能夠快樂,而能忍的人自然能夠平安。
知足指的是對內心慾念的管理,能忍則是對於自我情緒的控制,而這兩者所指的就是「認知」和「情緒」的問題,能夠具備良好的心性,調和兩者存在於生命中的平衡,自然能夠塑造一個好的人生結果。
我們總像是一個行走在世間的傀儡,活在了慾望和情緒的主導之下,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很多時候,這兩者未必會給我們帶來想要的人生,而只會擾亂我們正確看待問題的理智態度。
當自身情緒一時陷入混亂的時候,怎麼會給人生帶來一個好的結果呢?
所以只有能夠清醒地駕馭兩者存在於生命之中的狀態,才能塑造一個更好的人生。
比如漢初三傑之中的張良,就是因為能夠淡泊慾望,不居功自傲,不爭權奪利,才在最後幫助漢王劉邦成就天下大業之後,選擇功成身退。
最後也因這一明智的選擇,而保全了餘生的福份。
比如從拒絕接受三萬戶封地開始,張良就不止一次地在劉邦面前提出: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就是離開朝政,靜居行氣,遠離世俗繁華。
後來在張良的一再堅持之下,劉邦才答應放他歸隱山林。
後來在漢惠帝登基的時候,呂後還曾擺過一桌酒宴,請張良前來赴宴。
然而此時的張良已經運用辟谷之身修法,不再吃飯,一來是用清心寡欲的方式修心養性,二來也以此為緣由,避開那些可以引誘和傷害自己的問題,使自己自始至終都能平安無事。
如張良這般行事,就是避開慾望驅使自身的智慧。
孔子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因為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識,所以會產生情緒和慾望,這都屬於本來情感,如果沒有慾望和情緒,不僅失去了進步和發展的源動力,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完整的人。
但是如果對於慾望以及主觀情緒不加以節制和調整,放縱所有的偏見存在,那麼這些思想最後反而會導致自己生出錯亂行為,最後傷害自己。
就像生活中,那些因為一時沖動而犯下的過錯,以及在慾望驅使之下盲目追求本不屬於自己的人生最後導致禍亂一樣,都是因為不能調整自我心性而形成錯誤言行導致的悲劇。
二、
《左傳》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件:
在宣公九年的時候,陳靈公與二臣孔寧、儀行父同大夫御叔的妻子夏姬私通,並且還把進諫的大夫洩治殺害了。
當他們做出這一系列不法行為的時候,最終自身也難逃災禍,給自己惹下了殺身之禍。
而在魯桓公元年的時候,宋太宰華夫督在路上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一時色迷心竅,並且目送著他的妻子遠行,並贊嘆地說「美而艷」。
後來索性將孔父嘉殺死,並奪其妻子,但因為多行不義之事,最終也自食惡果。
世間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有其根源存在,只是我們很多時候會被情緒意識這些問題遮蓋自己看清事情的障礙,導致問題出現的時候,還不知根源究竟出在什麼地方,最後在罪惡之途中不復返還。
正是這樣的錯誤意識,導致世間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讓經受悲劇的人陷入苦難的深淵。
《素書》有一句話叫: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
意思就是:杜絕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想,這是消除為外物所累的辦法。
當一個人能夠遠離那些能撩撥內心慾望的因素,或者在慾望而起的時候能有正心正念去抵抗外來因素的困擾,使自己保持清正淳樸的狀態之中,那麼世間所有浮華都不會傷害自身,以此來為自己修養德行,才能保全一個相對完整的人生。
所以在《道德經》之中,老子說: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將眾人和自己做了鮮明對比,就好像世俗之人和智者之間的區別一樣。
眾人都沈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豐盛的大餐,去追求著豪華澎湃的人生盛景,但是自己卻甘於寂寞,用淡泊寧靜的無為心境面對著世間浮華。
這看似是一種愚笨的心腸,其實這不就是高於世俗之外最有智慧的境界嗎。
只有不被世俗所主宰,才不會沈浸於世俗苦難之中,拋開情緒意識,才能徹見本性人生。
離苦得樂的根源,不就在自己的淡泊心境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