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列子》:一個人的慾望越重,他的人生就越是慌亂

Sponsored Ads

一、

一個人內心的慾望越重,他的人生越是慌亂,當他眼中只有慾望和物質的時候,便很難正確地判斷身處的環境和自己當下應該做什麼。

在《列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Sponsored Ads

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發。是故所重者在外,則內為之掘。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用瓦來做賭注的步伐徐緩,用黃金去做賭注的人急速奔跑,用美玉去做賭注的人神色不安。因此,所重視的東西在金玉這些外物上,那麼內心自然就會笨拙。

《列子》之中的這個道理和《莊子》 「嗜慾深者天機淺」的道理是一樣的,一個人的慾望越是強烈和繁雜,那麼他的內在天賦靈機必然淺薄,此時的內心狀態也是模糊和笨拙的。

就好像在生活中,當一個人被慾望沖昏頭腦的時候,他已經分不清什麼叫做理智和情緒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很難談得上更好地去生活。

因為對於人性來說,所有帶著情緒去判斷結果以及做出決定,最後帶來的後果都是錯的,只有理智清醒地看到你應該看到的東西,這才算真正的智慧。

佛家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有一人問禪師:「您在修行之前和修行之後有什麼樣的區別?」

禪師回答說:「我修行之後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句話讓這個人非常詫異,因為他覺得這種狀態和平常人沒什麼區別。

Sponsored Ads

禪師就對他說:「這之間當然有區別了,有的人吃飯的時候也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甚至噩夢連連,睡不安穩,而修行之後吃飯就是吃飯,什麼也不想,睡覺就是睡覺,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這個世上,很多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就是因為雜念慾望吞噬了自己理智清醒的靈魂,佔據了正確思考問題的角度,總在計較利害得失,總在追求自己主觀意識之中存在的浮華,並產生了千般妄想,萬般罪孽。

人在貪嗔癡慢疑的帶領之下,心中存在著無限的雜念和浮想聯翩,但是在這浮想聯翩之中,卻沒有任何對人生有益的東西,最後導致喪失了平常心,迷失了自己,迷茫、痛苦皆因此而生。

Sponsored Ads

二、

有一句話說得好:錯誤的勤奮比不努力還可怕。

人並不怕毫無作為,怕的就是盲目沖動,特別是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躁,沒有考慮自身條件,以及當下客觀環境,總是在慾望的挾持下去追逐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越是焦躁犯的錯誤越多,而正確的狀態就是清醒地審視自身和理智的分析條件之後再做出決定,要麼耐下心來沈澱自我。

而這兩者都有一個核心前提,就是讓自己保持內在的寧靜與祥和,只有保持內心安寧,才能避免外在行為的問題。

所以,將心清空,保持平靜,用平和的狀態去面對最平常的生活,用心感受當下的空間,這才能領會生命的真諦,並且做出相對正確的決策和態度。

不管是佛家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還是《道德經》之中所說的「能如嬰孩乎」的狀態,以及《莊子》之中「坐忘」「心齋」「攖寧」,以及「呆若木雞」等等概念,都在詮釋這種狀態,那就是清除自己內心的雜念和干擾,保持自我內在的清靜境界。

我們就拿《呆若木雞》來舉例子:

紀渻子為周宣王飼養斗雞,十天之後,周宣王就問他:「雞訓好了沒有?」

紀渻子就說:「還沒有,這個雞看起來神氣驕橫,目空一切,但是內在沒有底氣。」

過了十天,得到的答案還是不行,說這只雞聽到別的雞叫,見到別的雞的影子還是會有反應。

又過十天之後得到答案說還是不行,這只雞還是眼神兇惡,怒氣沖沖。

又過了十天,得到答案是差不多了,這個雞雖然不時鳴叫,但是沒有好鬥的表情了,看上去就像木頭做的一樣,它的道德完備了,別的雞見到這只雞都不敢進前,掉頭就跑了。

「呆若木雞」如今已經演變成了貶義詞,但是在莊子的思想中,就是得「道」之後德行完備的典型代表,而這也是擺脫了內心紛雜,以淡然自若的平常心去面對世事的境界。

就像大智若愚的智慧一樣,一切都能站在冷靜理智的狀態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由情緒和慾望等一系列心頭雜念,引領著自己去追逐一些背離客觀條件的事情,以此來避免錯誤。

Sponsored Ads

看似無知無覺,實則以大智若愚的姿態,遵循客觀規則,也讓我們找到一個正確的態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