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

心理學:人性最大的弱點是,喜歡聽謊言

Sponsored Ads

人類得以站在諸多生物形成的生態圈頂端,一大特點就是因為人類能夠勞動、會分工,另一大特點可以說就是人類之間的語言了。

靠著意義豐富的語言以及語言帶來的復雜意義體系,人類社會得以繁榮發展,人類文明也靠著語言和文字延續千年。所以說語言在人類社會當中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發明。

Sponsored Ads

然而,語言也正如一把雙刃劍,語言的傳播性以及豐富的意義系統也使得人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會遭遇許多「誤會」。

就像是中國傳統的俗語一般,「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兩句俗語都是膾炙人口的,但是兩句的意義卻形成了一種矛盾:真話往往是最有價值的, 但同樣的,真話聽上去也比較刺耳,讓人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怎樣在與人交往時又說真話、又不得罪人,就成為了最高級別的語言藝術。

這一切都是因為,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人性最大的弱點是喜歡聽謊言,即便這些話聽起來很不可信,也依然會因為其「好聽」、「中聽」而輕信。

說話非兒戲,弦外更有音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語言的復雜性。也許有的人會疑惑:我們從小就接受語言方面的教育,那麼小的年紀都能夠學會,有什麼復雜的呢?

誠然,幾乎所有社會當中語言教育都是自幼開始的,但那時學習的只是發聲、讀寫以及簡單的字面含義,並未接觸到深層的語言含義,

因為語言的深層次意義是蘊藏在社會交往之中的,只有進入了社會,開始真正的與人交往,個體往往才會開始思索語言的背後含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唐朝時期開創「貞觀之治」盛世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便是一個善於「聽話」的君主。

與其他朝代「伴君如伴虎」的情況不一樣,他手下的文臣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都以敢於上諫、耿直直言而出名。

唐朝開國之後,曾有人告訴李世民,魏徵之前曾經為組織起義軍的竇建德與李密服務,之後又為自己的兄長、玄武門之變的敗者李建成出謀劃策,建議對方誅殺自己。

Sponsored Ads

李世民問道為何當初要挑撥他們兄弟間關系。

魏徵卻泰然自若:「可惜太子殿下(李建成)當初沒有聽從我的建議,要不也沒有後來的事情了。」此話一出,李世民身邊的侍衛紛紛都為魏徵捏了一把汗。

但是李世民卻認為,魏徵是一個有一說一、不說假話的人,於是也就不再追究了。魏徵在朝為官期間,前前後後上書兩百多次,為當時的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恰恰相反的是,就在李世民建立唐朝之前,隋朝的二世帝王楊廣便是一個荒淫無度、任人唯親且不聽臣子意見的著名昏君。

於是在隋朝,朝中盡是一些溜須拍馬、毫無能力的官員,隋朝早早的二世而亡也就是無可厚非的了。

為何同樣是作為一國之君,李世民與楊廣對於臣子建議的態度卻千差萬別呢?

Sponsored Ads

因為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表象的美好永遠是最有吸引力的——外表驚艷毒蘑菇總是會導致人們食物中毒;總是會有騙子偽裝成光鮮亮麗的模樣,去欺騙他人;同樣,好聽的話也總是會讓人聽了內心舒適。然而,語言的背後是有深刻含義的,想要真的「聽懂」,就需要用心去體會。

話語的權力

就像是前文所說的,詞匯本身有字面意思,也有引申義、比喻義等等。將詞匯聯結起來的語言則更是具有深刻意義。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米歇爾·福軻(Michel Foucault)就對話語(discourse)和權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他認為社會各個領域當中的話語都會建構權力,於是「話語權」便是諸多覬覦地位的人所渴求的。

福軻戲稱:「人們總是會稱鄰居為精神病,以此來證明自己是正常人。」他的這個例子其實就是一種話語的構建:試圖通過在身份上貶低他人起到一種抬高自己的作用。

這種現象在社會當中其實並不少見,比如網絡上的一些挑動對立的人,總是會刻意的去強調一些諸如女性在社會當中受到歧視、男性似乎更加有優勢的案例,試圖以此來塑造一種當今社會對於女性過於刻薄的話語,以此來獲取一些特權。

比如今年九月份北京某師范大學的混寢公寓群中,原本已經享受了坐電梯權利的女學生,試圖以「洗澡穿的少,不方便男女同乘」為由,剝奪低樓層男生坐電梯的權利。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試圖通過奪取話語權獲得特權的例子。

眾所周知,好聽的話當中大部分會是「誇獎」、「肯定」甚至是「奉承」,而這種感情色彩則會無意間塑造一種話語,那就是聽者本人做得不錯、很有潛力等含義。

如此,一種地位差別便會產生,聽者瞬間就會幻想到眾多被此話語帶來的權力之後,自己的美好處境。

舉個小例子。我們都曾經歷過學生時代,當你作為一名學生,在某天因為自己的出色行為而獲取師長的表揚時,你是更願意聽到「你好厲害,比別的小朋友都厲害」還是「你做得不錯,但是還要努力」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

兩句話的含義其實相似,但是表達出來卻是兩種效果,並且後一種還會更加真誠,前一種則有些誇張成分。

這就是一種日常生活當中蘊含的、人喜歡聽好聽的話、聽假話的原因。很多時候並不是無法辨別其真偽,而是其悅耳的表象、隱含豐富含義的深層實在令人難以抗拒。

總而言之,無論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是否會聽別人的「假話」和「好話」,這都已經無所謂了。

Sponsored Ads

從今往後,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在聽別人說話時,應當保持清醒,無論外界言論好壞,做到寵辱不驚、處之泰然,就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