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人群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徵和能力。
本部分集中探討這些人的成長之路。
方法1 明白你的底線
讓別人明白你可以忍受到什麼程度是很重要的,同時讓他們明白有哪些是你無法忍受的同樣重要。
【練習】著手熟悉你的底線,當感到受傷害,生氣或被侮辱,仔細想一下,看是不是你的底線所在,是不是準備不惜一切代價對此採取切實的行動。
【注意】注意控制底線的數量,底線太多,你就會牢騷滿腹,很難相處;底線太少,你就是一個可憐蟲,人人都會欺負你。
底線不是瑣事,對某件事反應強烈與絕對不能容忍有所不同。堅持一些無意義的瑣事底線,毫無意義。
方法2 劃定恰當的心理界限
愛一個人,就是為他付出一切而不喪失自我。—維多利亞.薩特
【練習】學會劃定恰當的心理界限,這樣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注意】你應該知道哪些事情會讓你無限煩惱,如果別人做了那些傷害了你的事情,你不應該一味地為了獲得好評而遷就。
方法3 學會果斷
自私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瓊.泰玻曼
【練習】學會果斷。熟悉你的情感家園並保衛你的精神領地。在習慣地回答“好吧”之前學會停頓一下,說:“讓我先考慮一下。”
【注意】如果你不夠果斷,審視一下你的歸屬感。你是不是感到自己沒什麼價值,是不是感到沒有自己的精神領地?是不是沒有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過去的什麼經歷置你於這樣的境地?你能做到什麼去建立一個新的模式?
方法4為人正直
所有迫使你違背諾言、喪失自尊、仇恨別人、懷疑、詛咒、虛偽或任何見不得人的事都不要去做。—馬科斯.奧若留斯
【練習】祖母送給我一個筆記本作為我十歲生日禮物。她在扉頁上寫道:“不要做你羞於寫在筆記本裡的事。”這就是保持正直的好方法。
“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晚上能睡個安慰覺。”
方法5 採取切實的行動
每個人都可能背叛別人,因為人只忠實於自己的靈魂。 — D.H.勞倫斯
去除藉口,發現事情的真相,對自己負責,採取切實的步驟來解決問題或接近生活中的目標。
採取切實的行動會令人擔憂,因為這樣做通常都要付出我們已經獲得的一些東西。一味抱怨或空想而不付諸行動要容易得多。但代價就是你不得不繼續忍受現狀帶給你的不快和痛苦,而且一直這樣下去。
【練習】找出阻礙實現目的的因素,考慮清楚要付出的代價和實現目的所需採取的必要措施,然後切實地行動起來。
方法6 學會自我安慰
憤怒會讓你喪失理智。—伊凡.艾沙
當頭腦冷靜時,血液會進入大腦,使你能好好地思考。當你狂怒的時候,血液離開你的大腦流向你的手腳和舌頭,於是你的大腦就空了,成了個笨蛋。血液流向哪裡,哪兒就會起到支配作用,血液充滿大腦之後,你頭腦清醒,舉止得當;反之,當血液都流向你的四肢和舌頭,就會做傻事,打人,踢人或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因此,學會保持冷靜,你就會表現得聰明,而聰明的人會遠離麻煩。(憤怒會讓人退化為好鬥的恐龍。)
當你覺得憤怒時,可以選擇離開或暫停談話。並嘗試以下方法平靜心情:
(1)深呼吸,直至冷靜下來。慢慢地、深深地吸氣,讓新鮮的空氣充滿你的肺,你的肚子,你的腦子,乃至你的全身。
(2)自言自語。比如對自己說:“我正在冷靜。”或者說:“一切都會過去。”
(3)試著去跑跑步或快走一會兒,或是去健身房。
(4)洗個熱水澡。
(5)想著不愉快的事情,把指尖放在眉心,大拇指按著太陽穴,深吸氣。
高情商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能恰當地控制情緒。
【練習】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在感覺快要失去理智時使自己平靜下來,從而使血液留在大腦裡,做出理智的行動。
方法7 講究抱怨的技巧
牢騷滿腹的人沒人同情。 —佚名
【練習】想抱怨時,停一下先自問:“我是想繼續忍受這看起來無法改變的情形呢?還是想改變它呢?
(1)如果是前者,去見一個同情你的朋友倒苦水,看他會不會在聽完你的話後說:“可憐的寶貝。”接著深吸一口氣,回來重新面對情形。
(2)如果你想改變現狀,那就先不要抱怨。當壓力到達極限時,會促使你採取切實行動進行改變。”
方法8 學會忍受混亂與迷惑
暫時犧牲安全感是成長的需要。—蓋爾.希黑
【練習】要能忍受伴隨著改變而來的混亂、迷惑和不快,必要時想辦法使自己冷靜一下。
方法9 學會談判
你願意自己是對的呢,還是願意自己是快樂的呢? —奇蹟訓練課
【練習】當你與人發生爭議時:
(1)明白你不可妥協的底線。
(2)如果這個問題是可以談判的,集中精力解決它。
(3)有沒有可能同時滿足雙方的解決辦法?
(4)如果沒有,看能否達成妥協?
(5)如果還是不行,試著通過一個中介調停人來解決。
方法10 不要先入為主
不必介意批評。
如果批評不實,不要管它;如果批評公平,不要生氣;如果批評無知,一笑置之;如果言之有理,從中學習。 —軼名
批評與投射相類似,囿於先前的經驗,批評者註定會以某種方式來批評你。你的一切都會刺激到他先前的經歷裡的東西,而他把這些經歷以批評的方式投射到你身上。
那個人身上發生過什麼使他對你產生這樣的印象?是他真正的看法還是他自身經歷的投射?那人說的有合理之處嗎?是不是以批評的形式表達希望你改變的要求?
如果你能超脫一點,不帶感情地審視批評,你就能衡量出是否需要根據批評做出調整,而無須因受批評而痛苦,別人說的並不是真實的呢。
【練習】傾聽每個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