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一文看懂世界經濟的機器到底是如何運轉的

Sponsored Ads

這是Ray Dalio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個30分鐘的視頻:

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Sponsored Ads

《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轉的》

已經播放了超過3百多萬次, 比爾蓋茨對這個視頻的推薦語是這樣的:

“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這些知識對每個人都有幫助,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鐘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的投資。

如果你想對世界宏觀經濟的運轉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如房價上漲、銀行的個人貸款增加、央行的降息等等,就請繼續往下看。

● 經濟就像簡單機器在運行

經濟這台機器的零部件是「交易」,交易是所有經濟週期和動力的來源。換句話說,經濟就是無數交易的總和。

交易每天都在發生,所謂交易,就是用貨幣或信用交換商品、服務或金融資產。這裡需要知道兩個公式:

● 貨幣+信用=支出總額

貨幣可以用於支出,這很好理解,那什麼是用信用來支出呢?比如你在一家熟悉的飯店吃飯,吃完飯賒賬給老闆;又比如你付了首付款,同時又通過銀行貸款買了個房,首付款就是貨幣支出、貸款就是信用支出。

Sponsored Ads

● 支出總額/產品總量=產品價格

如果把國家比作超市,支出總額就是所有顧客可以通過貨幣或信用進行消費的錢的總量,當產品總量的增長速度跟不上支出總額增長的速度,貨少錢多,產品價格就會上升。反之,則產品價格下降。

● 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參與者

經濟發展有三股動力:生產率的提高、短期債務週期、長期債務週期。

注意這裡的用詞是「發展」而不是「增長」,這裡不僅包含經濟增長的情況也包含經濟衰退的情況。

市場(全部交易)是由買方和賣方共同構成的,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大的買方和賣方。

因為政府有控制收入的中央政府和控制支出的中央銀行,中央政府的武器是調節稅收,中央銀行的武器是調節利率和發行貨幣。

● 經濟的重要組成——信貸

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信貸。信貸就是貸款人相信借款人的承諾,並和借款人發生的貨幣借貸行為,不是指的信用貸款。

有信貸就會產生債務,貸款人通過債務來掙錢或資產,借款人的負債實際上是在向未來的自己借錢。

借貸的錢包括本金和利息(反過來說投資理財的錢包括本金和收益),利率升高會帶來借貸減少。

信貸有多重要?簡單的說,信貸可以增加一個人(買方)的支出,支出又是另一個人(賣方)的收入,一個人花的越多,別人的收入就越多。收入增加,能還的就越多,信用度就越高,信貸又會增加;從而產生了——經濟週期。這說的是增長的經濟週期;另一方面,債務如果無法償還,可以通過出售抵押物來解決。

由於生產率的提高是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較長週期;而信貸可以使社會在短期內增加支出。如果沒有信貸的社會,只有收入,只能靠提高生產率來增加支出;這樣經濟的發展就會很慢,但是不會有經濟週期。

● 經濟週期

人的天性喜歡花錢,不喜歡還債。人們借錢,提前消費,消費超過產出,就形成了債務週期。所以說,貸款就是創造週期的過程。

信貸不同於貨幣,美國有50萬億信貸,但流通中的貨幣只有3萬億,信貸有貨幣的15倍之多。良性的信貸可以增加支出也可以增加收入,消費(比如買個電視)就是增加支出,但投資(比如買拖拉機投入生產)就可以增加收入進而償還債務。

Sponsored Ads

舉個微觀的例子,一個人年收入10萬美元,又從銀行借了1萬美元;他把這11萬元都支出給了另一個人,那麼另一個人的收入就有11萬美元,因為他的收入更高,所以銀行借了他1.1萬美元(總資產達12.1萬美元),如此往復,就產生了正向的經濟週期。

● 經濟週期有增長,就有下降。

再舉個宏觀的例子,社會的商品價格上漲,央行會通過提高利率來調節,從而債務上升,支出減少,導致收入下降。而後支出減少,商品價格下降(這就是通貨緊縮)。而後,央行又會降低利率,改變週期方向,一般的信貸週期有5-8年。

普通人相對短視:當經濟一切向好,就會增加消費,導致債務的增加,債務增加過度,就會產生泡沫。如果收入增加(包括資產價格的上升),使得債務可以承受,那就沒有問題。但是這不可能永久持續。當償債成本增加速度大於收入成長的速度,週期就會開始逆轉,削減支出、收入減少、信用度下降,從而達到償債的頂點。

更生動的例子參見2008年的美國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之後各國開始去除杠桿,借款人借不到足夠的錢償還債務,只得出售資產,股票市場暴跌,信貸市場消失。

● 去杠桿化的四個辦法

去杠桿化和經濟衰退不同,不能通過降低利率解決。那麼當貸款人停止借貸的時候該怎麼辦?政府有四種辦法:削減支出、減少債務、財富再分配、發行貨幣。

削減支出:不再增加新的借款,並開始減少舊的債務;但這可能導致收入的下降,使得債務更嚴重,由此企業削減成本,導致工資下降;面對這個問題,企業和個人就會——

減少債務:個人紛紛從銀行取款,銀行由於沒有這麼多錢從而發生擠兌,國家甚至會發生經濟蕭條。人們突然發現,過去相信的一些資產價值,實際上是泡沫;這個時候借貸雙方開始進行債務重組;個人、企業和銀行商量著少還一些,銀行為了連本金都收不回來就答應了這些要求。

但這樣就會產生通貨緊縮,政府稅收從此減少,失業率升高;政府無奈增加支出補貼,就會導致赤字,此時政府會向富人求助,也就是給富人加稅,也就是——

財富再分配:但這有可能激化兩個階級之間的怨恨,可能造成社會動蕩,甚至變革。這時中央銀行就會開始——

發行貨幣:發行的貨幣用於購買金融資產和政府債券,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之後美聯儲實行的量化寬鬆政策。這就相當於央行借錢給政府(通過買政府債券),政府從而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經濟得到復甦。

● 通貨膨脹

和諧的去杠桿化過程會使債務/收入比例下降,經濟開始復甦,達到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之間的平衡。事實上,如果發行貨幣可以抵消掉信貸的降幅,就不會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

還記得本文一開始的公式嗎?

● 貨幣+信用=支出總額

去杠桿化就是用於支出的信用越來越少,而發行貨幣剛好可以用來補充信用減少的那部分支出總額,從而使得支出總額維持穩定。

● 支出總額/產品總量=產品價格

支出總額穩定,產品總量穩定,從而產品的價格就是穩定的;就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隨後,伴著貨幣的發行和生產率的提高,收入的增長率超過債務的利率,比如債務的利率為2%、收入的增長率就需要大於2%。

但值得警惕的是,貨幣發行可能被濫用,1920年的德國就是因為大量發行貨幣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結果1930年代希特勒上臺,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三條經驗法則

That’s it,經濟機器就是這樣,一個週期接著一個週期,on and on and on and on…

最後再給出三條經驗法則,其中第二條充滿了人生智慧:

1. 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的增速。

2.不要讓收入增長速度超過生產率的增長。

3.盡一切努力提高生產率- 至關重要!

Sponsored Ads

30分鐘看懂世界經濟的機器到底如何運轉,其實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