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家的新聞關注點都在娛樂圈的那點事情上,小編作為熱忱的吃瓜群眾也是微博連連幾日遊。
但是這個事件不止帶出了我們正義的“六大部門”,連同幾個富二代公子都現身了,王公子生日“被上熱搜”,還發微博大罵,讓事件更是高潮迭起,看的小編更是精神十足。富二代們的加入,讓事件發展更賺足人眼球,這樣的現象,小編不由就想起了我們MBA智庫百科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條目。
01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邁爾斯·克拉克提出,它說明了這樣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高度不平等的國傢具有較低的代際流動性—社會越不平等,個人的經濟地位就越由其父母的地位決定, 子女處於父輩的經濟階層的可能性就越高。
將該曲線命名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是源自著名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該小說講述了美國底層人物奮鬥而最終夢滅的故事,象徵“美國夢”的破滅。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克拉克曾專門研究過“富二代”現象。他發現,家族史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而且其作用時間也持續更久。父親很關鍵,但祖父、曾祖父同樣很重要。事實上,可能要花上三五百年,才能使上流家庭與普通家庭的後代在收入上持平。
為了解決可靠數據不足的問題,克拉克選擇從瑞典名門望族的罕見姓氏中收集信息,那是些非同尋常的17世紀貴族姓氏,以及18世紀某些有家學淵源的拉丁姓氏,比如像“林奈”,這在瑞典社會中非常稀有。克拉克發現,這些家族的子弟在今天的精英階層中仍然佔有很高比例。直至2011年,這些貴族姓氏的子孫仍頻頻出現在律師這樣的高階層隊伍中,且出現的比例是普通姓氏的六倍。
克拉克通過查閱英國自1800年以來的人口普查記錄,挑選出諸如巴扎爾格特、萊斯查萊斯這樣的家族,並對他們各自家族中在像牛津和劍橋這樣頂級學府裡學習過的後輩做了比較。按理來說,當今社會擁有廣泛的平等機遇,父母在收入階梯中的位置對兒女的影響應微不足道。結果卻表明,這些罕見姓氏家族在1800年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仍然影響著今天的後代們。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階層的收入不均現象日益加劇,收入較低的階層對收入的悲觀程度也隨之增加。克魯格曼認為,美國社會正趨於階級化,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出身變得至關重要,來自社會底層的人幾乎沒有機會升入社會中產階層,更不用說爬進上層社會。也就是說,個人出生時的階級地位,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未來的經濟前景。
02
在美國,這條曲線更多地用來討論“美國夢”的幻滅與否;在當代中國,或許論證了所謂的“屌絲逆襲”到頭來或只是一場黃粱美夢。
圖像的橫軸是以各國基尼係數表示的社會不公平程度,其中基尼係數越大,表示社會越不公平;縱軸為“代際收入彈性”,即父輩的收入水平對下一代收入水平的影響,該數值越大,表示收入的代際流動性越低,子女處於父輩的經濟階層的可能性就越高。
從圖中21個國家的數據可以看出,“社會不公平程度”與“代際收入彈性”基本成正相關關係(一條直線),即一個國家的社會不公平程度越高,其“代際收入彈性”越高,代際流動性越低。
總結一下可以看出,這條向上傾斜的直線說明了這樣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高度不平等的國傢具有較低的代際流動性——社會越不平等,個人的經濟地位就越由其父母的地位決定,子女處於父輩的經濟階層的可能性就越高。
最後,小編只是想說,這條曲線只是參考理解,如果越不平等的國家越是只能靠拼爹這樣的事情誰能說個絕對!小編還是覺得,努力不確定有沒有用,但不努力一定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