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

鬼穀子:為人處世三大法則,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後要穩

Sponsored Ads

世界上沒有什麼道理能放之四海而皆準,每個人為人處世都有心得,我的經驗和閱歷就是把自己的慾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才能在生活中盡可能多的做出正確決定。

Sponsored Ads

鬼穀子的處世韜略更加具體有效:一是未探明實情就採取防禦策略,以化解別人的進攻為主;二是掌控局面的情況下,就採取進攻策略,以戰勝對方為主。

為人處事要講究分寸和方式,最重要是明白四件事:一是什麼事該做,二是什麼事不該做,三是什麼話該說,四是什麼話不該說。

把握好四個核心問題,就能進退自如,得到想要的結果。為了更好的應用處世策略,我們做人做事可分三個步驟:

一、遇事要忍。俗話說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忍;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

二、出手要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既然決定出手,就要先發制人,用組合拳進攻,打的對手沒有還手之力。出手就要斬草除根,一勞永逸,取得效果。

三、善後要穩。人不要怕麻煩,你躲著麻煩,麻煩也不會放過你。既要修煉不惹事的功夫,也要修煉處理問題的能力,只要善後的水準高,做事不留隱患,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你肯定聽過海明威的名言: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來學會閉嘴。可是你肯定不知道其實他還說了下半句:

“生活中,往往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大多數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承受能力,一點也不懂對方。”

Sponsored Ads

說話不可怕,說廢話才可怕。很顯然這個孤獨的老頭看著那些滔滔不絕、絡繹不絕的說客,心生厭惡,又感憐憫的想:你們當真不懂我。

有時候不會說話的人,話說的越多,距離反而越遠,為什麼呢?說不著的本質是因為說話的人根本不懂聽眾心裡在想什麼?

跟說不著的人說話,那是一種煎熬,一種痛苦。世人皆關心海明威的第一句,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孤獨的老頭甚至給人們總結了說話的三條經驗:

1、 懂與不懂,不多說。

2、心亂心靜,慢慢說。

3、若真沒話,就別說。

總結一句話:有話好好說,沒話就別說。他本以為有人看懂了,結果他更孤獨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喜歡滿嘴跑火車,拼嗓門、比語速,張口閉口喊成功的人成了好口才的代名詞了。

如果說人類每天做了60%的事情是無用功的話,那麼一個人每天說的90%的話,恐怕都是廢話。

說廢話有很多原因,比如《低俗小說》中的經典臺詞:“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停的說廢話來維持氣氛?”

話癆導演昆汀借演員之口道出了廢話的作用——緩解氣氛。不管是中國人開口的“您吃了嗎”亦或是老外口中的“今天的天氣真好”,本質上都是廢話,都試圖用廢話來緩解尷尬的氣氛。正因為不熟,不瞭解,所以才需要講廢話。

再比如之前我們說過,年底了,姑母舅媽們又要被年輕人吐槽了,不可否認:

工作怎麼樣?

房子買了嗎?

啥時候結婚?

這些話題中帶有攀比的意味,可是你想過沒有,一個不懂你的人除了跟你聊生活瑣事,還能談什麼?

聽著滔滔不絕,疑惑別有用心的“關懷”,你會有海明威的感慨嗎?

若真沒話,就別說!

Sponsored Ads

有時候很佩服佛家,比如佛家把口業作為惡業的一種,其實也不無道理。出家人大多喜歡安靜,將之稱為靜修。或許擔心聽太多的廢話,所以果斷決絕將廢話和謊話,稱為“口業”。

這一招果真管用,自此世上再無外人膽敢在佛門面前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個不停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觸:與人溝通真是太困難了。難的不在於你能說多少話,吐多少個字,難的是你不懂對方在想什麼,而對方又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你必須要明白:話多不等於會說話。那麼怎麼才能跟別人進行高效的溝通呢?三個字:

我懂你。

注意,這不是戲謔,我說的是“真懂”。你只有真懂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才能通過你使用的語言和對方想聽到的內容保持高度一致,就像廣播一樣,你們處於同一頻率。

你說的恰恰是對方想聽的,那麼恭喜你,你說的再不是廢話,而是金玉良言。

對此,鬼穀子特意給我們打了個比方:釣魚。他是這麼說的,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

啥意思呢?古時候善於揣摩別人心理的人,就好像一個釣魚的漁翁,只要放了魚喜歡吃的餌料,必然能釣到魚。注意鬼穀子用的“必”字,是一定的意思。

在鬼穀子看來,釣魚和釣人其實是一樣的,一定要懂的揣摩,知道“魚”的真實想法,然後投其所好,喂給“魚”喜歡吃的餌料。

有人經常把揣摩理解成一個陰暗的權謀方法,其實呢?揣摩是高效溝通的基礎。那麼你知道成功學對什麼人有效嗎?渴望成功的人。

“成功學”是餌料,渴望成功的人豈不就是一條條鮮嫩美味的“魚”嗎?有時候當我們感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時,是否反思,魚之所以被人魚肉,是因為經不起餌料的誘惑呢?

 

如果你不懂揣摩,你或許一直處在一種“廢話”溝通中,你會在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內耗了自己的很多能量,總感覺溝通好累。如果在[兩.性]或者親密關係中也是這樣,往往造成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感情日益消減。

人們往往把揣摩和心計、城府、算計混為一體,談揣摩色變。那麼到底什麼是揣摩呢?揣就是揣情,盡可能多的收集對方的資訊的行為就叫揣情。

摩就是摩意,摩意是在揣情收集的資訊基礎上,進行試探和研究對方的意圖就叫摩意。揣是收集資訊的過程,摩是琢磨別人心理的過程。

那麼揣摩求的是什麼一個結果呢?四個字:物類相應,用現在的術語就叫:同理心。什麼叫同理心呢?鬼穀子認為只有相類同的事物才能發生反應。

比如他說: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就好比點火燒柴,乾燥的地方燃點更低。就好比往地上倒水,濕的地方容易積水。

我們必須承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正因如此造成了階層與階層的矛盾,人與人的隔閡。你的孤獨正是源於他人的不理解。

 

或許你會說,做人用心計也忒不實在了。因此最後,我們還是以海明威的名言作為結局:在某種意義上,所有事物都在互相殘殺。捕魚就是要了我的老命,可是它同時也養活我。誠然,揣摩是一種心計,但要想與人高效溝通,少說廢話,揣摩術卻又是一副靈藥。

切記,做人一定要懂得揣摩,未經揣摩的話不要說,未經揣摩的事不要做,未經揣摩的人不要信。

Sponsored Ads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必須要懂得揣摩與圓融,學會溝通與協作,才能形成一片廣袤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