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
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我們總認為,人與人不同,這裡面有環境、有機緣、有能力、也有性格的差異。怎麼在於”業餘時間”呢?業餘時間對我們每個人意味著休息和充電。
2000年8月20日《新華週末》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琪延博士帶領他的課題組對全國城市居民的生活時間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我國城市居民一週平均每日 工作時間為5小時1分,個人生活必需時間10小時42分,家務勞動時間2小時21分,閒暇時間6小時6分。四類活動時間分別佔總時間的21%、44%、 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這樣度過。10年來,人的閒暇時間增加了69分鐘,閒暇時間佔人生命的1/3。而我國居民在電視機前每天是3小時38 分,打發掉自己一半的閒暇時光。日本、美國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分別為1小時37分和2小時14分。
調查結果還顯示,本科以上高學歷者的終生工作時間是低學歷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學歷越高,越重視終生學習,平均日學習時間為61分鐘
每個人的業餘時間有多少?業餘時間如何用?這裡大有講究。當你業餘時間比較多時,而且把如此多的業餘時間用於打牌、跳舞、閒扯、看電視時,你的收入就像 翹翹板,這一頭就會低下去。反之收入就會高起來。收入是社會對你的報酬,也是一個人的價值物化形式。當你的收入漸漸趨於牛市或熊市時,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內容也就趨於變化,你的理想和追求與人就大大不同了,這時你自覺不自覺地與他人出現了差異。”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這也許是愛因斯坦關於人與時間的又 一種表述方式,也是一種深刻的耐人尋味的表述方式。
列寧說過,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現在該是賦予它時代的新義了。步入信息化社會,擁抱知識經濟時代,也必然地要求我們壓縮以至擠佔業餘時間。市場競爭無孔 不入。在業餘時間,我們都能嗅到一股知識和金錢的氣息。曾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數字英雄”的搜狐總裁張朝陽博士說:”我就是平凡人,我沒有發現自 己與別人有什麼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個小時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思考)”。
據說,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現稱血小板)及其他成就的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他為自己定下一個制度,睡覺之前 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清晨兩三點鐘,他也一定要讀15分鐘的書才入睡。這個制度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 字、1098本書,醫學專家成了文學研究家。奧斯勒賦予業餘時間以生命的神奇。
你要顯示存在的價值嗎?你要與人有所差異嗎?那麼,用好你的業餘時間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