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以色列之前我一直認為,在強敵環伺的包圍圈中,要做出如此多出色的高科技和創新項目,在這個創新國度,以色列的人們的工作應該很拼命,加班時間應該會很長(一如我們在香港或者是新加坡人身上看到的那樣)。但事實上我看到的以色列人和他們工作的狀態並沒有那麼多的焦慮,更沒有那麼繁忙。在這些閃族人的後裔身上我反倒感受到一種與神同在的淡定和從容。
讓時間停下來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天我們去了一個猶太人的家庭,和她們一起過安息日。這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父母都是從美國回到以色列定居的。男主人是一位從事法律工作的律師,女主人則是一位家庭婦女。他們的女兒已經出嫁,並生育了一個外孫女,當天他們的女婿也回到家和我們一起吃飯。
每週五日落之後到週六日落之前,是以色列的安息日。在這一天的時間裡面,他們會放下電話,停掉汽車,甚至不會再碰任何電源的開關。比如電燈打開了以後要等安息日過去之後才能把它關閉,包括開火等等這些生活裡面跟開關有關聯的一切東西都是被禁止的。在安息日,耶路撒冷整個城市就仿佛是一座空城。所有的猶太教徒都會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吃飯飲酒看書休息做禮拜。
對我們中國人來講,這是很匪夷所思的生活。整個國家機器好像就是突然停止下來,人們很安靜的和神呆在一起。據說有一次的中東戰爭,阿拉伯人就是選擇在安息日發起的進攻,雖然以色列一開始很被動。但最後他們還是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他們認為不會休息,就不會真正工作。
一切皆可質疑
以色列的軍隊可能是全世界最能打仗的軍隊,但他們的軍容和軍紀並非是想像中那般嚴謹。以色列實行的是全員義務制兵役,每個人都需要當兵,不論男女。一位退休的將軍向我們介紹,他認為以色列的軍隊之所以很能打仗,主要是他們有培養獨立思考的軍官的傳統。
他們鼓勵下級軍官質疑上級軍官的決策,只要他言之有理。他們認為在戰場上沒有所謂最好的規劃和計劃,一旦戰爭開始決定勝負的就是每一個帶隊軍官的臨場反應,因此他們會授予一線指揮官“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決策權。一個不敢質疑上司,沒有個人見解的軍官是被人鄙視的。
追求真知鼓勵爭論
因為鼓勵獨立思考,在合作時相互的質疑和爭論就在所難免。為此猶太人會把工作和個人之間的友誼分得非常清楚。帶隊的中國人告訴我們,猶太人討厭繁文縟節,說話非常直率,不像中國人那麼顧忌別人的情緒。所以猶太人開會討論工作就大多像在吵架,爭吵和辯論是他們工作中的常態,直到他們達成統一的意見。這並不影響他們個人之間的友誼,他們仿佛天生就擅長這種不把爭吵中的情緒帶到生活中的技巧。
看到失敗的另一面
猶太人對待現實中的失敗是很包容的。一個基金的負責人告訴我們,他們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是會看創始人是否有過失敗的經歷,這種失敗的經歷往往會對項目的評估加分。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在創業上交過學費的人比從沒有失敗過的人更值得投資。
多讀書少放縱
以色列在美國的上市公司數目全球第三,僅此於中國,按理說應該很富裕。但待在以色列的一週時間裡,我們在街上看到最豪華的汽車也不過是一輛寶馬x5,日韓系的廉價車在以色列非常的流行。年青人也不追求高端消費,奢侈品幾乎沒有市場,在中國司空見慣的國際大牌在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很難一見。由此讓人聯想到任正非最新演講的標題:戰艦的目標是作戰任何裝飾都是多餘。
對物質消費不太在意的以色列,卻是全世界人均讀書再多的國家:平均每人每年閱讀66本書,同樣的數字在中國是4.5本。朋友跟我說如果有六七十歲的猶太人和你談項目談創業 你不要覺得奇怪 以色列人是真正的終身學習者 這種對知識的探索 從小就被植入了他們的意識中。
以色列之旅結束之後,對以色列人的思考卻一直難以平息。猶太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雖然分佈在全世界整個民族加起來不超過兩千萬人,但他們為人類所做出的貢獻,卻可以撐住現代文明的半邊天。雖然創立了那麼多人類的律法、宗教,哲學,到高科技和財富,但猶太人一直沒有改變他們自己生活的節奏。而我們反觀自己這幾十年的發展,收穫很大,但失去的也很多。從以色列回來,我常常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忙嗎,我們的忙碌真的都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