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歡治愈系的書籍,於是深深陷入了治愈系小說家弗雷德里曼·巴克曼所構建治愈世界裡。很多人可能對巴克曼不是很熟悉,但他的成名作《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我想大家應該不會覺得陌生。
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他的另一本治愈系小說《清單人生》。
《清單人生》講的故事並不復雜,就是一個63歲的家庭主婦在遇見丈夫變心後,離家出走,最終收穫新的選擇和人生的故事。
其實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63歲老太太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
也許是早起去菜市場買菜,沒事下樓遛彎,晚上跟小姐妹一起去廣場上跳舞,這大概是老太太常見的生活,如果身體強健的話,可能還會幫孩子照看孫子孫女,做做飯之類的。
這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但《清單人生》裡的主角布里特·瑪麗卻在她63歲的年紀,決定離家出走。她獨自去到一個破落的小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後,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讀完整本書,我感覺整個人都被治癒了,因為在布里特·瑪麗身上,我看到了她與眾不同的人生,也看到了她為了改變自己而下的巨大決心。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只有在沒有退路,狠下決心改變自己的時候,才會成功。
《清單人生》的封面上寫著這麼一句話:
瑪麗在六十三歲之前的人生是按照自己列舉的清單過的,她每天都一絲不苟地按照那些清單上的東西生活,嚴格按照自己規劃的事情去執行,不允許一點意外的發生。
比如,她要早上六點起來做早飯,12點要吃午飯,餐具必須按照叉子、勺子、刀子擺放整齊,清潔家務只用小蘇打和菲克新。
比如床單不可以有一絲褶皺,家裡必須一塵不染。日常需要做的每一件事她都記錄在清單上,以保證自己可以全方位照顧丈夫肯特的生活,保護他們這段看起來十分幸福美滿的婚姻。
可是,瑪麗小心翼翼呵護的婚姻,終究是迎來了暴風雨。
有一天,瑪麗接到了一個年輕女人打來的電話,她知道,自己一直在過的平靜生活是要發生巨變了,哪怕她一直容忍著丈夫對她的脾氣,一直容忍著家庭帶給她的傷害。
但很快,瑪麗的婚姻終是破碎了。
萬念俱灰的瑪麗決定換個地方生活,她決定來一場出走。
這是一個近四十年沒有接觸過社會的女人,她惶恐地去觸摸這個世界,去接受一份在小鎮上看管廢棄娛樂中心的工作。她遇到了很多人,酒鬼、調皮的孩子,這一切都讓她覺得很糟糕。
因為瑪麗前六十年的人生,都很乾淨,她有很嚴重的潔癖和強迫症,所以小鎮的雜亂讓她十分難以忍受,可那對她當下的處境,又不得不留下來。留下來的這個決定,也讓瑪麗今後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
她主動去幫助了他人,學會了與人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她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瑪麗的人生,從63歲那一年,重新被改寫了,這也讓她明白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麼,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讀完瑪麗的故事,我愈發地感慨。人生真的沒有什麼太晚的開始,只要你下定決定改變,你想要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那麼哪怕你是一個已經六十三歲的老太太,也並沒有很晚。
和瑪麗的人生一樣精彩的,還有現實故事里摩西奶奶的故事。
“做你喜歡的事,上帝會高興地為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已經80歲了。”
這句話是摩西奶奶以明信片的形式,寄給渡邊淳一的信,那時候的摩西奶奶已經有100歲的高齡。信中渡邊淳一問摩西奶奶,自己熱愛寫作,但能不能為了寫作而放棄穩定的工作。
於是有了這封回信,有了這一段鼓勵無數人的十分溫柔的話語。
摩西奶奶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小時候讀過幾年書,後來她便輟學在家,27歲的時候嫁給了一個農民,養育了10個孩子。從此,她的大半人生就像其他家庭主婦一樣,每天沉浸在家庭瑣事當中。
稍微空閒的時間,她就開始刺繡。一直到她76歲那年,她因為關節炎復發,不得不放棄刺繡,但她還是想找點事做,於是她就找到了另一個興趣,就是畫畫。
從此,畫畫走進了摩西奶奶的生活,她一開始也只是在當地展出自己的作品。一直到有一天,一位收藏發現了她的作品,在收藏家的極力推薦下,摩西奶奶慢慢成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
80歲那年,她在紐約辦了個人畫展,自此聲名大噪,她的畫作也被大都會博物館和白宮收藏,個人展覽開始從紐約走向世界。
大家看到這里或許都感慨她們都是勇敢的人,那我們呢?足夠勇敢了嗎?
一年前我從公司裸辭的時候,身邊的人都覺得我是不是受了巨大的刺激,很多人也不懂我為何要放棄一份未來發展不錯的工作。當時我給的答案是為了夢想,我想要改變,我無法忍受那種在職場裡苟且的生活。
哪怕到現在,你們再問我,是否會後悔自己的當初的選擇。我的答案依然是不後悔,哪怕我現在的成績也能小到看不見,但我依然堅信,我想要的東西終將會以全新的方式到來。
很喜歡卓別林說過的一句話:
“我不再犧牲自己自由的時間,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以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人生處處都是起點,只要你想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晚。
只要真正活出自我,不斷改變自己,反思自己,才有可能擁有更滾燙的人生,更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