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曾經在其著作《社會心理學當中的自我》中提出,對於個體來說,人自身才是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在這一問題當中,怎樣看待自己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於這一問題,其實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眾多先賢那裡,就已經得到了許多人的重視。早些時候蘇格拉底便提出一個十分著名的問題,那就是“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
此後各種社會科學也延續了這一經典問題,比如社會學家庫利最著名的理論,社會互動論當中的“鏡中我”觀點,顧名思義就是將他人的表現作為一面鏡子,來審視自己的行為。
鏡子中的自己/鏡頭下的自己
在各種電子設備都普遍的今天,很多人都會喜歡用它們自拍。
我們應該能夠意識到,自己鏡頭下的自己和正常的自己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的。有的人會稱自己“不上相”,便是這個原因。
當然,在科技水平十分發達的今天,即便是你不能夠很好的將自己展現在鏡頭當中,那麼也可以通過後期的處理、PS等手段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好看。甚至可以讓整個人的容貌發生“180°轉變”。
但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你的容貌比現實中好看很多,也並不是就真的意味著你已經像照片當中那樣好看了。因為我們知道,一張PS過度的照片會讓人物身邊的景物變得扭曲、不自然,很容易被發現。
這就是一種比較明顯的鏡頭中的“失真”現象。
那麼為什麼照片會出現“失真”現象呢?
第一個肯定就是技術層面的因素。一個攝影師需要經過很多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掌握足夠的攝影技巧,假如未經過專業的訓練,那麼很有可能會將一些照片拍的失去了原本的意境。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使用的照相設備並不是特別好。
我們知道對於攝影師而言,他們的設備就好比是士兵手中的槍、武人手中的兵刃一般重要,假如設備不趁手,也會影響拍攝的。
我們有時會將媒體的鏡頭形容為“長槍短炮”,就是說明鏡頭的長度會影響照片的焦距,不同的場景需要調整不同的焦距,以達到最佳效果。
跟照片相比,鏡子當中的自己是否又是真實的呢?
鏡子有很多種類,比如給孩子們玩的“哈哈鏡”,會讓照鏡子的人顯現出一種十分滑稽的形態,從而達到娛樂的效果。還有很多在商場和服裝店中的凸面鏡,會讓顧客顯得更加纖細、更加修長,從而誘導其購買自己的產品。
這些自不必說,即使是平面的、光滑的鏡子,那麼我們投射其中的影響又是真實的嗎?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首先我們知道,鏡子中的自己是和現實當中相反的,即左手變右手。
其次,鏡子由於存在一些光線和角度的差異,所以和現實當中的人存在一些差距,科學研究表明這種差距幾乎高達三成。
曝光效應的啟示
那既然鏡子中自己的形象要比現實中的自己丑上個三成,為什麼還會有人誇讚我們的照片“好看”呢?
在心理學當中存在一個概念,名為“曝光效應”,說的是當一個人出眾的點引起了外界的注意時,自己就會被這一點所吸引,之後對於這個人的印象便會基於這個點展開。
所以當我們看照片的時候,內心也會進行一個類似這樣的過程,自動將某個人的形象進行“補充”和“美化”,根據自己往日的印象來調整自己的看法。
焦點的啟示
個體對於身邊世界的看法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就像是我們在拍照時要尋找的焦點一樣,這種差異是與外界不同的。
比如說之前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的實驗,就是其詢問一個參與者,假如她走入人群,穿梭其中,那麼會有多少陌生人記得她,參與者的回答是一半左右。
但是實際上,只有大約10%的路人會對其留下印象。
同樣,在生活中每個人的中心也都是自己,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時,也要注意“焦點”的轉換與調整,切勿始終以自己的視角與對待他人。
Sponsored Ads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