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久了,就容易變成懦弱
小時候,老是聽大人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所以在吃東西時,我都時刻謹記大人的教誨,不要搶食,一定要讓著大孩子。因此,我從小被人誇獎“這孩子性格好、沒脾氣、文靜”,至今清晰地記得老師最愛在我的評語上記錄“誠實謙虛”的字樣。
現在想來,這也許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大人們說的話不會有錯,我應該這樣做。也許,正是基於這種心理,我漸漸習慣了在人前表現自已善良懂禮貌的一面,慢慢地不爭、不搶、不會生氣、也沒有原則了,哪怕被騙也不會去拆穿人家。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習慣了沈默,習慣了委屈自已,習慣了不拒絕所有人,你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
正如作者慕顏歌提到的案例,季小堂辭職的原因是他從來不會拒絕同事的要求,總是搶著幫助人家,可是當經理要他辦正事的時候卻為了不給同事添麻煩而撒了謊,最後被公司領導教訓了一頓。明明是同事偷了懶,而背著“好人”二字的他卻丟了工作。
往往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經歷挫折後,才會慢慢發現,這樣的你讓別人不知道你的原則在哪裡,慢慢地自然變得不再重視你、珍惜你,你可能會覺得,還是本性善良但個性鮮明又會發脾氣的人過得比較好。
超出能力範圍,要果斷說“不”
我們大多數善良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會說“不”,明明有了自已的想法,卻礙於情面不事先說清楚,最後往往是傷人傷已。
說到這個通病,我們很多人都有體會。比如遇到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你雖囊中羞澀,卻找不到理由拒絕,你狠下心借了以後,對方卻長時間不還,然後你就變成了對方眼中的“黃世仁”,打電話要錢還顯得你不是人。
再就是你在工作中,為了表現出自已的忠誠和敬業,總是兢兢業業,從不遲到早退,這樣的表現固然領導是喜歡的,但每到部門節假日值班時,為了平衡大家的心態,你就成了那個“冤大頭”,值班表上自然少不了安排你,而你雖然心有不甘,但看著同事們期待的眼神,你也只有默默接受。誰讓你是公司考勤表現最好的員工,你已經習慣了。
事實上,你一直在努力成全別人,卻忘記了最應該成全的是自已。“醜話說到前面”,不一定“醜”,這是作者通過書中的舉例拋出的一個觀點。有時候,醜話說在前頭,反倒有可能避免事情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書中提到的小莉,就是一個敢於說“不”的女性,臨近婚禮時才得知男友的父親生意失敗,負債纍纍,而她希望由男友和她一起承擔供房的問題,對方並沒有給她一個肯定的回覆。她一開始很迷茫到底要不要結婚?是順從的過下去還是一拍兩散?
後來她聽從了作者的建議,與男友立下了書面協議,力求兩人婚後的經濟不受影響。當她學會了對自已說“是”,對男友和他家人說出“不願意”和“不行”時,事情也順利起來,男友家人覺得自家情況已經那樣了,就盼著兒子有個好歸宿,自然事事都答應了,小莉感覺好極了。
其實,我們真的無須把自已的位置擺的太低,不想做的事情不必勉強自已去做,一味地忍讓和取悅,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在你能力範圍內的,你可以伸一把手;超出你能力範圍的,要果斷拒絕。這是一種對風險邊界和責任邊界的確認,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的慾望而委曲求全。
因此,當你果斷說“不”時,你會發現別人的反應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糟糕。
善良需要的是智慧
中國的傳統文化習慣追求一個“善”字。“人之初,性本善”說的是要待人處事,強調心存善意,古人也常常以“善有善報”的說法去鼓勵為善的人們。而事實並非如此,善良是一把雙刃劍,有一種善良是“低智商的善良”,你付出了,犧牲了,最後還成了個壞人。這樣的善良,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某同事平時很慷慨大方,喜歡幫人帶早餐,要不就是請客吃飯,總是搶著買單。但時間久了,發現怎麼老是自已買單,於是自已也不太樂意了。有一次,別人又讓她帶早餐,她拒絕了,同事們就開始在嘀咕她太小氣了。“斗米養恩,擔米養仇”,一開始過度的慷慨,使得別人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她的付出,在他們看來,也許就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就像母親教育孩子,你愛孩子,不能只有無底線的付出,更多的還是去引導和規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需要幫助的人不是一味給予,而是教會他們行動的能力;行善,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救急而不救窮,學會拒絕,別被面子所要挾。
正如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過:“善良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所以讓我去選擇道德根基,我願選擇實事求是”。因此,真正的善是在充分了解和審視了事實之後做出的能帶來最好結果的選擇。
基於此,如果你正面臨著善良帶給你的困擾,不妨認真反思一下,做個有智慧的善良人。不依賴,不取悅,不懦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從別人的眼中回到自已的手中。如果你還想進一步了解有關“善良”的另一種現象,那就請繼續關注下一章的內容,我們將對社會上一些“所謂的善良行為”進行深入的剖析,為你一步步揭開更多善良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