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自有他的聰明之處。他之所以聰明,是他懂得在該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就自信地說,在該沈默的時候就閉上嘴巴,獨自思索,靜觀其變。
聰明的人幾乎都懂得對待一些事情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凡事不要看得太死,更不要太固執,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以大局為重,尤其是不要自作聰明,該閉嘴時一個字也不要說。聰明的人,都知道閉嘴的妙處。
有一個詞叫做“禍從口出”,確實,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為當事人不會說話,說錯話,說得太狠。
人與人之間是避免不了爭執情況的,人們在爭論時很可能就吵起來,誰也不讓誰,一激動,一生氣,就開始說一些很難聽很傷人的話,這樣容易使對方也更暴躁,雙方就容易從爭論演化到打架。
細細想來,很多時候,只是一件小事,而大家卻爭得面紅耳赤,甚至還打起來,這樣肯定不值。而聰明的人就懂得適可而止,會抓住事情的本質,會看人心,該說的才有理有據的一一列出來,不該說的話就裝在肚子裡,不吭聲。
“閉嘴”並不是真的讓你當“啞巴”,而是只說該說的話,不要頭腦發熱,想到什麼說什麼,要說的話,要做的事,都要先經過一遍大腦的思考。
少說話,多做事才是一個聰明人的做法。不要一味地給別人講自己的所見所感,應該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和看法,多學學本事,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會,做人不能太自滿,我們應該擁有的是自信。
堅持多聽多看,虛心接受自己被指出的缺點,慢慢地,很多東西我們就會擁有了,並且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就變得越來越優秀。
少說話,有時候就是一種沈默,人在沈默的時候就會思考,這些點點滴滴的思考時刻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更成熟。
很多人,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顧讓自己忙著,覺得這樣至少自己在努力,真正有效的計劃只在嘴上掛著,但最終一無所獲。
所以說,我們要學會思考,看起來很努力的樣子有時候只是自己感動自己罷了。
與其在嘴上逞英雄,自己感到自己,不如花時間去提升自己,提升自己,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懂得“閉嘴”。
第一種,就是遇到未經證實的事情。不管一個事情多大多小,只要真相還沒大白,就不應該妄自下結論,就算自己有想法了,並且也有很多理由來解釋,也不要在別人面前誇誇其談,大放厥詞。
因為你的答案只是你認為的而已,也許你的想法在某些方面是錯誤的,只是你自己沒發覺而已。等真相出來後,你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話而受責備或者造成嚴重的後果。
人與人之間的事情很複雜,有時候可能就因為一念之間的推測,就被有心人用作對付你的把柄,而給自己添不必要的麻煩,若是他給其他人添油加醋的不懷好意地抹黑你,更是後患無窮。
現在網絡上什麼樣的新聞都有,不知是真是假,你真性情的一句評論或者一段發言都可能讓你遭受網絡攻擊。在網絡上更應小心,只說該說的,自己拿不定注意的事就閉嘴。
第二種,就是別人好心指出我們不足的時候,我們不要覺得自己丟了面子,就不虛心聽取意見。
要知道,古代的皇帝李世民就能聽取大臣們的意見,誰指出他的錯他反而會重用,以至於他才能創造出唐朝輝煌的景象。
我們也應該一樣,聽取別人的建議,反思自己的不足,才是對我們自己有幫助,不要為了面子和別人爭論。
聽取意見的時候,應該“閉嘴”,認真聽聽別人說的話,想想他說的對不對,自己再去改正和提高。敢於接受自己的缺點才是聰明的做法。
說話,是一種本能,而閉嘴是一種聰明的做派。
一個人取得了多好的成績,獲得了多大的成功,都不要在人前張揚,誇耀,更不要以此來踩低別人抬高自己。聰明人都知道,低調行事才是走得更遠。
我們在生氣時也不要說太多話,最好閉嘴,等情緒穩定了再說。情緒激動時容易說傷人的話,有口無心,容易釀成大錯。
做一個聰明之人,做該做之事,說話要有分寸,特別是,該閉嘴時就保持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