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很多朋友都開始做新一年的計劃、立flag,規劃明年要做的事情。
對我來說,一年的時間太長,計劃做得越詳細,後面調整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過,我還是會花點時間、將過去這一年遇到的“坑”、吸取的經驗教訓記錄下來,作為新一年的行動參考。
今年,我就給自己準備了七句話,作為給自己的“警示”;也分享給大家,希望有用——
1.沒試過,別說“做不到”
2021年遭遇了很多不確定性:A股大跌、疫情反撲,雙減政策、大廠裁員……
而我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響,後來面試了很多公司,到10月底才稍微穩定下來。
回顧這一系列的經歷,我最深的感觸就是:沒有誰天生就能精通於某個領域,不過是在一次次嘗試、吸取到經驗教訓後,漸漸熟練和強大起來的。
我見過很多成功人士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在一次次摸索後,發現了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而努力爭取得來的。
“不可能”、“沒辦法”、“我不會”、“做不到”、“不歸我管”……這些詞彙雖然能暫時幫我們推卸責任,但長此以往,就會讓我們的大腦停止思考,不會再為結果找答案,遇到問題,也會習慣性地“甩鍋”,而不是想辦法解決它。
2.太閒,真的會毀掉一個人
2021年還有一個比較熱門的詞彙是“躺平”。
由於職場的“內捲”越來越激烈,讓現在不少年輕人失去了鬥志,他們沒有雄心壯志,不結婚也不生孩子,只想躺平。
甚至有網友號召大家“去鶴壁買房”,據說在那邊,只需要3萬塊就能全款買到一套70平的房子,每個月的生活費只需500塊……
事實真的如此嗎?
很多去鶴壁買房的網友,後來都後悔了:這裡房價確實很便宜,物價也不高,但問題是,找不到工作啊!
這裡沒有互聯網、金融等產業,留下來的崗位大多是勞動工種,比如廚師、前台、服務員、洗碗工、保安……上班時間長,月薪也不高,基本都是兩三千一個月,不適合年輕人。
並且,這裡的生活圈子也很小,本地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左鄰右舍幾乎都是中老年人。閒適太久、提前過上“養老”的生活,這樣的年輕人,未來還有拼勁嗎?
叔本華曾說:“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
我們生活中很多煩惱與抱怨,都是因為“太閒”導致的;過於閒適的生活,會讓我們變得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不願接收新事物,最後被社會淘汰。
對年輕人來說,偶爾閒一下,也是一種調整;但要是每天都很閒,那就是災難了。
3.把每一件事都當作是未來的伏筆
新的一年,我會時刻提醒自己:謹言慎行。
有的人一開始還能約束自己,但後來賺了錢、出了名,就開始膨脹,模糊了道德和法律的邊界。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王力宏事件、薇婭事件,乃至近期引起熱議的“三隻松鼠”事件,都是如此。
反過來說,今天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給未來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積累終究會產生“滴水穿石”的效果。
不要因為一件事發生的時間太久,就不引起重視;
我們現在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為以後的生活埋下伏筆,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今天多學習半小時,未來我們就會多一項技能;
今天多結識一個朋友,未來我們就會多一個選擇……
所以,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一定要謹慎處之,多結善緣,多做正向的積累,避免種下惡因。
4.錢可以給大家花,時間不可以
這句話是華與華公司的董事長——華杉先生說的。
他的原話是:“不要錢不捨得給別人,時間卻稀裡糊塗都捐出去了。”
錢花出去了,還能掙回來;時間給出去了,就要不回來了。
所以,能花小錢解決的事情,就別浪費自己的時間。
我把這個觀點延展了一下。例如,我現在願意花錢去購買一些APP的會員服務、買好一點的電子設備、多買幾個備用U盤放在家裡……
做好這些細節,可以為自己節省很多時間。
5.要有任何時候都不荒廢時間的意識
作家馬伯庸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來自時間儲蓄銀行的灰先生,到處勸人把多餘的時間存進銀行。
他鼓勵人們馬不停蹄地生活,機械地追求效率,以此省下更多的時間。
緊接著,他會把存進來的時間,捲成煙卷,一口一口抽掉。
其實,灰先生是個時間竊賊,以消耗別人的時間為樂的人。
人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時間去哪了,只覺得生活越來越焦慮和緊迫。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可以稱之為“時間黑洞”,比如刷短視頻,本想著看5分鐘放鬆一下,結果刷著刷著,一小時、兩小時就過去了。
或者我們忙著吃瓜,看明星的各種花邊新聞,最後明星的生活回歸正軌,而我們依然貧窮且一事無成……
莎士比亞說:“人們做事往往不加考慮,事後卻有空閒去思索追悔。”
新的一年,我們要養成好的時間管理習慣,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放鬆的時候放鬆。
不要在該工作的時候選擇了放鬆,而在該放鬆的時候,反而在焦慮未來。
畢竟,時間就是【成本】啊!
6.專注於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明明做好了年度計劃,一次政策的變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甚至一次簡單的人事調動,都會讓我們“前功盡棄”。
這時候,與其怨天尤人、破罐破摔,不如及時調整策略、從容應對。
我們不能改變外界的事情,所以才需要提前做計劃、考慮好各種變數,調動智慧去應對那些不確定性;
一旦事情已經不可挽回、不能改變,那就用豁達的心態去接受,然後將精力投入到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轉變方向、立刻行動,將損失降到最低。
7.用業績說話
企業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衡量一個員工是否優秀,最主要的標準就是“業績”。
在職場上,一個人不管多麼辛苦忙碌,如果沒有做出業績,那麼一切辛苦皆是白費;
同理,如果一個管理者不能提高大家的工作效能、不能給員工賦能,那麼,這個管理者對公司來說,也是沒有價值的。
對於不擅長的事情,我們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學習;
對於自己的短板,我們可以跟合適的人搭檔、揚長避短。
只有保持進取、不斷突破、拿業績說話,才能真正的進步。
退一步說,當你拿出業績,老闆還是沒有給你升職加薪怎麼辦?
可以跳槽啊!
我的業績,就是最好的簡歷!
(同理,如果我拿不出業績,也少去想跳槽的事,默默努力吧……)
寫在最後
2022年,大環境變了,別去想怎麼搞錢,多想想怎麼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