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發現,有的人越過越窮,有的人風生水起。
有些窮困潦倒的人,忽然就發跡了,讓人佩服到五體投地。
別急,其實每個人都有大富大貴的潛質,只是沒有激發出來而已。
人有旦夕禍福,事有禍福相依。所以說,哪怕是災禍降臨了,也別怕,其中孕育著機遇和福氣。要用智慧去對待人生起伏,不要過分擔憂。
一輩子都窮的人,其實是心窮,弄丟了身上的“寶物”。
02
找到屬於自己的寶物,是致富的第一步。
春秋時期,有一個宋國人,拿著一塊璞玉,要獻給大臣子罕。
獻玉的人說,這是一塊寶玉,價值連城。
子罕說,不貪婪是自己的寶物,璞玉是別人的寶物。
作為大臣,清正廉潔就是寶物。如果他貪佔了群眾的東西,雖然家裡的錢財多了,但是寶物卻弄丟了。
無獨有偶。
晉國的趙簡子問楚國的王孫圉,楚國的白珩還在嗎?
白珩是楚國最貴重的玉佩,人人都想得到它,能夠一睹芳容,都是很喜慶的事情。
王孫圉說,沒有把白珩當成寶物,楚國的寶物是賢明的大臣,還有保護群眾的珍珠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想辦法保護好群眾,國泰民安,就得到了真正的寶物。
什麼是寶物?
如果你認真思考,就會發現,最貴的寶物,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創造財富的能力,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其一,骨氣。“佛受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當一個窮人,鼓起勇氣去做點什麼,也許不會賺很多錢,但是他的精神面貌會變好,任何困難都沒有辦法打敗他。
其二,善良。善有善報,如果你每天都去幫助別人,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感激,會遇到貴人。繞了一個大圈,最大的貴人就是你自己。
其三,學問。不學無術的人,不管多努力,也是徒勞。有能力的人,稍微努力一點點,就可以超越別人。
其四,健康。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大的財富,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
其五,責任。做人,一方面要對家庭和自己負責,另一方面要對國家負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管你再窮,也要關心國家大事。哪怕是一個乞丐,也能把自己討來的幾塊錢,捐助給正在受苦受難的人。
找到自身的寶物,你就已經有了變富的徵兆。這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美好願景。
03
用好自己的寶物,再窮也能鹹魚翻身。
沈萬三,明朝時期的大富豪。
在你羨慕他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靠什麼發家致富的呢?
有這樣一個傳說。沈萬三帶著絲綢,去盛澤做生意。因為涉世未深,被人騙取賭錢,輸得精光。
身無分文的他,回到了南潯老家,被父親痛打一頓,趕出了家門。
有一天,他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他上前阻攔:“青蛙是莊稼的守護神,不能隨意傷害,放掉吧。”
沈萬三把身上僅有的幾個銅板,買了青蛙,放回池塘。
過了幾天,他去網魚的時候,連續幾次,都網到一個瓦盆,裡面有幾隻青蛙。
這個瓦盆,就是聚寶盆,往裡面放錢,立馬就會翻倍增加。
因為保護青蛙的善舉,得到了寶物。正所謂,善有善報。
生活中,沈萬三不僅善良,還很勤勞。
他和家人勤於耕作,充分利用周莊一帶的良田,種植糧食和油菜,還種桑養蠶。後來,他走南闖北,還到外國去考察,開闢了很多做生意的渠道。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善良、勤勞的寶物,只是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而已。
有的人,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冷漠的態度,讓別人寒心,同時也讓自己失去遇到貴人的機會。
有的人,每天哭窮,真正有了機會發財,一開始就在打退堂鼓,覺得太累了,弄丟了吃苦耐勞的本性。
還有的人,讀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的千里馬,但是抱怨自己沒有遇到伯樂。在抱怨聲中,越過越窮,做任何事情,都沒精打采。
當你抱怨的時候,問一問自己,為什麼有寶物,卻沒有發揮作用呢?
富蘭克林說過:“勤勞的家庭,飢餓過其門而不入。”
“凡事先乾起來再說”,你能夠這樣的話,再也不會受窮了。
04
結束語。
《史記》裡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每個人都想發家致富,不想一直窮困潦倒。
趨利避害,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我們需要跳出“本性”的圈子,站在外圍去看人生。
人這一生,本是一個“尋寶”的過程。每個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寶物。
職場上的人,把地位和權力當成寶物,因此費盡周折,不惜傷害同僚。
生意人,把金錢當成寶物,認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包括人的生命。
耕種的人,把果實當成寶物,也會用違背道德的方法,去增加果實,比方說,用過量的激素,刺激農作物。
讀書的人,容易把功名當成寶物……
古人說:“利慾熏心,禍之根本。”
一個人,不管多窮,都不要把慾望當成寶物,而是尋找到人性的光輝,並且讓生命灼灼放光。這樣的話,即便口袋裡沒有幾個錢,也會很高貴。
堅持善良,積善成福。
一生勤勞,創造財富。
清正廉潔,地位尊貴。
敏而好學,碩果纍纍。
身體健康,萬事無憂……
願你我,用好致富的寶物,越活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