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藉口騰不出時間去健身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去看病。
知乎上有個提問:“你是什麼時候,突然意識到健康最重要?”
下面的回答很扎心:“上夜班,錢沒賺幾個,養出一身病,存款全塞給醫院。”
很多時候,我們迫於生計,拼命工作賺錢。殊不知,現在缺乏的運動,都是身體欠下的債,最終要用健康來償還。
自媒體作者落漁,有段時間很容易生病,經常跑醫院,醫生便提議讓她多鍛煉。
半信半疑的落漁,開始每晚散步,週末還會拉上朋友一起爬山。
過了半個月,落漁驚奇地發現自己沒有再生病,她這才相信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很贊同思想家雷田的一句話:“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準備的最公平的禮物。”
只有好好愛惜身體,才能讓健康眷顧你。
79歲的老太太鄒家明,每天堅持6分鐘平板支撐、100個仰臥起坐和正反跳繩。
日復一日的運動,讓鄒奶奶有了一副硬朗的身體,14年來的病曆本只有7頁。
每天的鍛煉看似不起眼,但日積月累,卻會讓身體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徐特立說:“必須從年輕時期就打好基礎,隨時隨地去鍛煉。”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身體。
從現在開始,定投健康。你要相信,投資在身體上的每一秒,未來都不會辜負你。
02
世上90%的事情都能用錢去解決,剩下的10%,需要用更多的錢去解決。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嚮往詩與遠方,覺得錢對自己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但現實卻是,我們在俗氣的社會上打拼,要贍養老人教育小孩,還要還房貸車貸。
有一位網友剛畢業時,為了追求輕鬆,就找了份清閒的工作,而且他從不理財和攢錢,成了一名月光族。
後來,他的媽媽突發心髒病住進了醫院,看著上萬塊的醫藥單,網友慌了。
他後悔過去沒好好賺錢。但慶幸的是,父母有積蓄,這才順利做了手術。
自那以後,網友拼命賺錢,努力工作爭取升職,偶爾兼職賺點外快。
雖然生活辛苦了很多,但銀行卡上日益增加的餘額,讓他心裡越來越有底氣。
網友感慨說:“至少不用再擔心爸媽生病,付不起醫藥費,或許還能選擇更好的醫院治療。”
曾有人說:“錢不是萬能的,買不來健康。”
但是,當你沒錢的時候,你連病都不敢生。
電影《寄生蟲》中有一句經典台詞:“錢就是熨斗,能把一切熨平了。”
人生以金錢打底,方能擁有踏實的安全感。
03
命運又給我洗了一次牌,但玩牌的還是我自己。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
“如果你停止,就是谷底。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人活一輩子,總有巔峰和低谷。跌至谷底時,我們要學會在困境中砥礪前行。
1979年,鄧穎忠承包的樂新紙廠開業了。僅用一年時間,紙廠便突破萬元收入。
然而,在鄧穎忠召開年會當晚,工廠突然起火。雖然火後來被撲滅了,但成品、材料和設備都被燒盡,只剩下幾間廠房。
一夜之間,從天堂到地獄,七年的心血化為烏有。
鄧穎忠來不及悲傷,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盡快讓工廠復產。
第二天,鄧穎忠便帶領家人和員工,清理火災現場。
僅用了10天,工廠便恢復如新,重新投入生產。
緊接著,鄧穎忠又主動聯絡供應商,確保供貨;變賣結婚首飾,支付工人工資。
火災後三個月,工廠就完成了一年的產量和產值。
網上有個問題:“你是怎麼走出人生低谷的?”
有個高讚回答說:“多走幾步。”
身處低谷時,我們要承受住落寞,正視挫折,不斷積聚自己重回巔峰的力量。
人生如逆旅,要學會逆流而上,做自己的擺渡人。
04
老是頹廢,就會報廢。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你用你的閒暇來打麻將,你就成了個賭徒; 你用你的閒暇去研究歷史,你也許成個史學家。
你把時間花在哪,就會變成什麼樣。如果你總是頹廢,時間久了,你就會報廢。
博主厄本在寫畢業論文時,將90頁的論文任務,分成一年來完成。
他的計劃非常完美,但執行上,卻事與願違。
剛開始的幾個月,他一個字都沒寫,時間都在刷電影、看八卦中悄然流逝。
中間的幾個月,他想著要上進,卻總是禁不住玩耍的誘惑。
倒計時三天時,他才開始著急。於是,他趕忙衝進自習室,通宵兩個晚上,終於趕出一篇論文。
結果,這篇論文只收穫了導師“超級爛”的評語。
博主的經歷,彷彿是每個閒人的縮影,以完美計劃開場,卻以差勁結果收尾。
有這麼一句話:“人是不能太閒的,閒久了,努力一下就以為是拼命。”
忙碌之人,內心充沛,不斷登高望遠,到達人生巔峰;閒散之人,死氣沈沈,最終消磨了時光,辜負了願望。
若想把生活越過越好,就要保持自己有事可做的狀態,不負當下。
05
與其埋怨,不如埋了怨。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站上頂峰的高度,而是跌下谷底的反彈力。”
遇到暫時的困難,弱者習慣抱怨,將結果歸結為命運,放棄努力,安心躺平。
而強者一言不發,將生活的委屈全盤吞下,積蓄能量,只待機會來臨,一飛沖天。
網友二月半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去年春節前夕,許林與朋友金濤合夥開了一家水果店,打算趁著過年大賺一筆。
不料,疫情突然來襲,貨品都滯留在倉庫,兩人全部身家就這樣打了水漂。
許林無法接受打擊,便開始怨天尤人,到處散發著負能量。
他責怪妻子沒有阻攔自己開店,抱怨金濤投入全部資金,吐槽網點沒有按時提貨。
時間久了,親友對許林的同情和關心,變成了厭惡和冷漠。
而金濤始終沒有任何怨言,他絞盡腦汁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後來他將批發改為送貨上門的零售,用朋友圈引流促銷,讓積壓的產品越來越少。
最終,不僅收回了成本,還實現了盈餘。
面對同樣的困境,一個牢騷滿腹,一個竭盡全力,心境的不同,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哪有什麼誰比誰運氣好,不過是心態的不同。
面對不如意,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把精氣神留給自己,反躬察己,熨平生活褶皺。
就像比爾蓋茨所說:“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尖聲抱怨錯誤,要從中吸取教訓。”
▽
聽過這樣一句話:“我開始聽大人講的道理,不動聲色地沈澱著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總要走過彎路,撞過南牆,才後悔有些道理相信的太遲。
人生就是一場渡劫,我們一邊跌倒,一邊成長。
用運動富養身體,用金錢增加底氣,用低谷實現蛻變,用忙碌填充生活,用樂觀治癒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