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在了山巔,告訴別人他看到了一片汪洋,風景美不勝收。
而另一個人只走到了半山腰,告訴別人沒有景色,只有滿目的荒涼。
位置決定了層次,也決定了看問題的角度。
莊子曰: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位置不同,無法相互理解,所以不必解釋。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他們的認識和感受也會各不相同。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在我們小區裡,有這樣一對母子。
兒子是一家大企業的廠長,媽媽是從農村來的老太太。
小區的居民發現,廠長的媽媽每天都圍著那幾個垃圾箱轉,總是在裡面揀一些破爛回去。
於是大家聚在一起就開始議論,譴責這大廠長一點也不孝順自己的媽,讓老太太這麼大歲數了還撿垃圾度日。
這話自然也傳進了這位廠長的耳朵裡,但從未見他和大家解釋什麼。
後來從廠長的親戚口中得知,在鄉下乾慣了農活的老太太,一沒有事乾就坐在家裡發呆,只有在撿垃圾時才變得心情愉快,廠長是為了讓老太太有“事”幹,不至於憋出病來,才順著老太太的。
每個人生活的背景不同,看問題的方法也只會按照自己的角度,有時候,解釋只會讓人誤解為申辯,還不如保持沈默。
而且,處境不一樣的人,即使再解釋,也未必能感同身受。
河南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選擇吞藥自殺了。
面對著媒體的鏡頭,她殘疾的父親留下了眼淚。
他自責地說:“我們家太窮了,三個孩子只有一部手機上網課,二女兒吃藥自殺了。”
此事在網上引起一片熱議,很多人對此很不理解:
“現在還有人會因為一部手機而去自殺?”
“小姑娘這麼年輕,怎麼就不知道珍惜生命呢?手機比生命還重要嗎?”
梵高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別人的人生你沒有經歷過,所以你永遠不會感同身受。
就如同晉朝的那位皇帝,在得知老百姓被活活餓死時,會說出:“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這樣的可笑話一樣。
你沒窮過苦過,就別問我何不食肉糜;沒哭過絕望過,就別問我為何做這樣的選擇。
有一種生活的真相就是:位置不同,感受有別,處境不同,解釋不清。
所以有時不解釋就是最好的解釋。
有人說: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上的差別。
認知不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永遠不會在同一個頻道上。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輛電瓶車和一台賓利車發生了剮碰。
交警調出了現場的監控錄像得出結論:主要是因為電瓶車隨意變道才造成的事故,所以電瓶車應負全責。
本來責任劃分得很清楚了,賓利車主甚至還表示他願意走保險,自己承擔賓利車的後續修理費用。
可電瓶車車主卻不幹了,還倒打一耙讓賓利車主也要賠償他電瓶車的修理費,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你是有錢人,不差這點錢。
並且還對執法交警冷嘲熱諷:“你們就是嫌貧愛富,偏袒有錢人!”
有人說:和不同認知的人爭辯,就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理解層面,溝通起來真的很費力,往往很難達成共識。
郭德綱就曾說過:有的人覺得相聲陶冶情操,有的人覺得相聲太俗,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所以,有同行指責他的相聲只顧著搞笑,一點品味也沒有時,他也不反駁,只是笑著說:“先搞笑吧,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秒速五釐米》裡有一句經典台詞:我們仰望同一片天空,卻看著不同的地方。
這世界本來就是不同差異的個體的混雜,層次的不同決定著思維的緯度也不可能在一個平面上,你即使再用盡全力解釋,他也未必能和你的觀念達成一致。
睿智的人都應該懂得:認知不同,無須解釋。
有人總結出一點:不懂你的人真的不必解釋。
就像喬丹在一次採訪中所說的那樣:
“你想解釋的話,要給想聽的人才有用,而很多人是不想聽的,所以你說是沒有用的。”
所以,有時不解釋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首先,你要分清有沒有必要解釋:
不同經歷和境遇的人,你再解釋,他也未必能理解你。
在認知上有偏差的人,你解釋再多,他也不可能認可你。
再者,你要分清值不值得解釋:
羅永浩曾開玩笑似地說:“你只用給兩種人解釋,一是法院的人,不解釋會出事;二是真正的親朋摯友,不解釋他們會傷心。”
餘下的泛泛之交、點頭朋友,就不需要解釋。
《生活在別處》中這樣寫道:“把自己交給別人的眼光去評判,才正是產生不安和懷疑的根源。”
真正的智者,群處時守嘴,獨處時守心。
與其費力地向別人解釋自己,不如學會沈默,不動聲色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人生苦短,何必執於對錯,難為自己,只要心中月朗風清,又何需向別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