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不能熬夜,熬一次夜,不僅第二天精神不好,甚至得好幾天才能恢復;
沒時間運動,工作家裡一堆事,都知道運動利於健康,可是沒時間啊;
吃飯口味越來越重,酒越喝越多,煙越抽越兇,身體越來越差;
沒時間學習,或者不知道學什麼,年復一年,依然在自己的世界裡得過且過;
情緒不穩定,很多時候感覺力不從心,煩躁的事很多,舒心的事很少。
人到中年,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孩子要培養。
工作上抗壓能力越來越差,又要時刻面臨來自年輕人的挑戰。
是時候該停下來了。
人到中年,最應該先愛的是自己。因為自己被那麼多人需要著、惦記著。
那怎麼好好愛自己呢,可以從5件小事做起:
一、好好吃飯
好好吃飯,聽著很簡單,可是落實到一日三餐,都認真吃飯,那就不簡單了。
為什麼要好好吃飯,因為不好好吃飯,危害比想像中的還要大。
閨蜜小美最近一個月去了四次醫院。一問原因才知道,她居然得了膽結石。
小美平時心平氣和,也愛運動,家庭也和睦,怎麼會得膽結石呢?
原來,一方面她長期不吃早餐,這樣可以多睡一會,然後急匆匆去單位,然後早餐午餐一起吃。
還有一方面,她吃飯特別快,恨不得快點吃完,把吃飯當成了任務。
時間長了,病就找上來了,小美再也不敢不吃早餐了,可是膽結石也會一直伴隨著她了。
好好吃飯,是一個人對自己最起碼的負責。人到中年,吃飯盡量別按個人喜好了,試試怎麼健康怎麼吃。
比如早飯好好吃,一定喝點粥和湯水類,暖暖胃;
午餐盡量不點外賣,外賣一般比較重口味,如果非要點,盡量選擇清淡些的。
晚餐少吃點,這點特別重要。很多時候,忙活了一整天,晚上終於可以犒勞一下自己的胃了。
可是晚上吃的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對身體沒啥好處。
病從口入,愛自己,從好好吃飯開始。
二,好好睡覺
網上有句高讚的話,可以形象地形容熬夜狀況。“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
都知道熬夜不好,可還是會熬,為什麼呢?
一方面,捨不得睡。很多時候,總覺得,只有晚上的時間是自己的。
白天的時間會被各種雜事分割,不受個人掌控。
比如寶媽們,最幸福的時候,可能是“娃睡了”。
等娃睡了,終於可以乾點自己喜歡的事了。怎麼捨得睡。
一方面睡不著,人到中年,不少人被失眠困擾。越想睡越睡不著。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滋味不好受。
除了這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離不開手機。
你會睡前看手機嗎?
這樣的場景熟悉嗎?
好不容易忙完所有的事,終於可以躺下了,不自覺地拿起手機,還暗暗告訴自己,就看一會。
結果不知不覺就過了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
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越看越興奮,就怎麼也睡不著了。
其實想要好好睡覺,也不難,試試下面的小妙招:
1,買個小鬧鐘,定好起床時間,然後鬧鐘響了就起。起不來可以暗示自己,早點起,可以更健康更美麗。
2,睡前把手機放到夠不到的地方,可以是別的房間。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多試幾次就習慣了。
3,枕邊放本愛看的書,睡不著的時候看一看,慢慢就睏了。
4,睡前不喝咖啡、不喝茶,改喝溫開水。
5,睡前泡泡腳,也有助於睡眠。
6,睡前回憶一天值得開心和自己做得好的事,幫助開心入睡。
其實方法有很多,適合自己的就好。只要有意識地去嘗試改變,睡眠肯定越來越好。
三,好好運動
運動使人健康。老少都知道。長時間不運動,壞影響會慢慢顯現,抵抗力會越來越差。
可是沒時間運動怎麼辦?其實可能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整塊的時間。
沒有整塊時間沒關係,碎片化時間運動也很好啊。
同事小雅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
小雅比誰都忙,自己35歲,孩子6歲,自己照顧孩子,還要工作。
她就是抓住所有的機會運動。
比如早上坐地鐵,從來不坐著,而是站著練拉伸。
到單位了,從不坐電梯,而是走樓梯。
在辦公室,工作時給自己定鬧鈴,坐一個小時,就站起來工作一會。
晚上回到家,吃完飯肯定站起來走走。
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運動,她收集了不少適合親子做的運動,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做。
既可以好好陪孩子,也可以鍛煉自己。
小美看起來就像二十多歲,而且皮膚特別好,面色紅潤,這些和她的碎片化運動分不開。
想健康就運動,想快樂就運動,小美的例子可以參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動起來吧。
四,好好學習
這裡咱們不提專業技能,不提各種能力,就說一點,就是學習養生知識。
其實最好的保健醫生只能是自己。
試想一下,身體不舒服時,自己就可以簡單處理,而不是慌亂地找醫生,是什麼感受?
畢竟生命有時很脆弱,真的等不起。
比如一次小感冒,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拖久了,就有可能引起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那得多遭罪。
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自己懂些養生,也能更好地照顧身邊人。
那怎麼學習養生呢?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嘗試兩個思路:
1,向內求: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比如把自己和親友的患病經歷都總結起來,看到背後的規律和應對方法,時間長了,也能久病成醫。
2,向外求:跟專業人士學習。現在只要想學習,那就太便利了。網絡、書籍等,只要用心找,都能找到。
說到底,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最關心自己。
所以好好愛自己,從學點養生知識開始。
五,好好養心
俗話說:“要想不生病,除非修心性。”
修心太重要了,畢竟90%以上的疾病可能都是憋出來的。
咱們看看身邊的長壽老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心性好。
什麼叫心性好呢?無外乎心性豁達、活得率真、陽光樂觀、處事淡然等。
那怎樣才能修心性呢?可以試試修心4定律。
1、站得高:遇到事情,站到事情之外,就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了。
就像一隻小鳥,飛得很低,它就只能看到一棵樹。可是一隻鯤鵬,飛得很高,就可以看到更美的風景。
這個高,指人的認知。如果認知上了高度,就像鯤鵬一樣,在高空俯瞰生活中發生的事,又怎麼會再耿耿於懷。
俗話說:“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內中藏。能到牆外走一走,不是神仙亦命長。”
2、看得遠:什麼叫看得遠呢?簡單的理解,就是有信仰。
有了信仰,就有了生活的支撐,就不會迷茫。
美國研究發現,有信仰的人比那些沒有信仰的人平均壽命要多七年。
那怎樣才能有信仰呢?很簡單,只要認定某個方向或某種思想就可以。
就是選擇相信什麼,或是堅持什麼。
比如相信“真善美”,那就追求真善美;
相信“做事對得起良心就行”,那就做事對得起良心;
相信“有捨才有得”,那就去多付出…..
有了信仰,就有了為人處世的標準,也有了內心的力量源泉。
就不會被瑣事牽制著走,而是掌握主動權,過自己的人生。
3、想得開:想得開,特別好理解。就是別把自己卡在情緒裡,遇事不糾結,別往心裡擱。
為什麼想不開,很多時候就是走進了思維的死胡同。
要麼是情緒消極、要麼是性格偏執、要麼固定思維、要麼自我干擾…..
怎麼才能想得開呢?其實遇到煩心事的時候,只要換個角度去想,就會有很好的改進效果。
也就是“轉個彎”。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轉不過的彎”。
回頭看看,之前覺得自己怎麼都過不去的事,不也都過去了嗎?那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4、活得透:什麼叫活得透,就是活得像風箱一樣,裡面是“空”的。
沒有太多的佔有慾望,不為外物所累,不過度期待結果,只是享受生命的過程。
那怎麼才能活得透,看著很玄,其實也可以很簡單,那就是順其自然。
《少有人走的路》裡說過一句話:“人生苦難重重”。
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了人生苦難重重的事實,那麼我們就會釋然,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
人到中年,生活艱難,更要好好愛自己。只要先好好愛自己,才能有能力去愛別人。
愛自己從小事做起,好好吃,好好喝,遇事別往心裡擱。
願每一個中年人都能被歲月溫柔相待,健康,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