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在人群中。
在他心裡,自己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仿佛一顆閃閃發光的綠寶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關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
但其實,在別人看來,他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透明人。
甚至,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 「焦點效應」。
指的是人很容易太過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
關於這一點,康奈爾大學的教授基洛維奇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買了一件樣式特別前衛的新款T恤,讓一個學生穿上。
進入教室前,他問這名學生:「你覺得大概多少人能注意到你的T恤?」
學生回答:「肯定有過半的同學會注意我!」
課程結束後,基洛維奇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調查,問他們是否注意到有一名穿著前衛T恤的同學。
結果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
生活中,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的體驗:
會議上,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一整天便處於焦慮之中,生怕同事們笑話自己;
吃飯時,衣服無意間沾上了油漬,便覺得所有人都在盯著自己;
走在路上,不留神摔了一跤,會立馬站起來溜走,擔心路人記住了自己的窘迫。
事實上,你口中的錯漏、衣上的污點、走路時的磕絆,並不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供職於悉尼大學的心理學家科林·柯利弗德曾在英國《每日郵報》發表過一篇研究:
「我們總是傾向於假定別人正在注視著自己,即使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存在感,不過是一種自我幻想。
根本沒有人會把你當作生活的重心,圍繞著你運轉。
自媒體作者 @落雁歸 來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次,她和先生一起回國參加朋友的婚宴。
互動環節時,主持人突然問坐在紅毯附近的她:
「這位女士,請您講講為什麼婚姻的‘婚’是一個‘女’字加上一個‘昏’字呢?」
她原本是表達結婚需要些許衝動、婚姻需要適當糊塗。
但就在她還在思考該說「結婚需要一點頭昏腦脹」,還是說「婚姻中需要一些頭昏眼花」時,她卻不自覺地說了兩遍「頭昏,頭昏」。
一個刺耳的聲音響起:「她竟然說頭婚!難不成她還想兩位新人二婚?」
原本熱鬧的婚禮一下子就冷場了。
關鍵時刻,幸好她姪女巧言妙語地化解了尷尬。
婚禮下半場,她坐立不安,總覺得別人在笑話自己。
那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處於焦慮之中,害怕別人記住了她的窘態。
她先生勸慰她:「婚禮的主角兒是新郎新娘,沒有會在意這個小插曲的。我跟你保證,大家肯定吃完喜宴後就忘了這茬事了。」
她不信,拐彎抹角地跟好幾個婚宴當天的賓客探詢。
結果大家都只記得自己出的份子錢,其他的事早沒印象了。
後來,她在回憶這件事的時候感歎:
「說得直白點,你沒有那麼重要,別人也沒有那麼得閒,沒人把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放在心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會把精力放在你身上。
正如知名記者浙運說的那樣:
「我們通常會把自己視為一切的中心、受人矚目的主角,同時也希望盡可能完美地展示自己,而這使得自身的一些瑕疵在我們眼中被無限放大。
不過,就像我們時刻關注著自己一樣,他人也正關注著他們自己。因此,我們在他人眼裡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重要。」
某社交平臺有個叫「別給自己加戲」的小組,裡面有這樣一句特別紮心的話:
「20歲時,我們顧慮別人對我們的想法;40歲時,我們不理會別人對我們的想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就沒有關注我們是如何想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在別人的戲裡,你真的只是個無關緊要的配角而已。
所以往往,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看輕」自己在別人心中的重量。
曾在書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愛丁堡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年輕人。
他喜好唱歌,經常帶著一把破舊的吉他在街頭演唱。
朋友勸他:「既然你這麼喜歡唱歌,為什麼不買一把新吉他呢?這樣會讓人們對你的印象加不少分呢!」
他淡淡道:「反正沒人認識我,不會有人在意我用什麼吉他的。」
然後就繼續彈他的破吉他去了。
幾年後,他成了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歌手。
一次演唱會前,朋友又勸他:「你現在是個公眾人物了,去演唱的地方都是大場合,總該換把好一點的吉他了吧!」
他笑了笑,道:「既然大家都認識我了,就更沒有人在意我用什麼吉他了。」
說完,便拿起自己的吉他上場了。
曾兩次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美國小說家布思·塔金頓曾說過:
「請時時刻刻告誡自己,無論自己多麼出色,都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一個人只有不高估自己的分量,不把自己當做別人眼中的焦點,才能放下心靈的桎梏,獲得真正的自由。
《魔鬼經濟學》的作者史蒂芬·都伯納有句名言:
「年輕的時候,我以為所有人都很關注我的行為。而事實卻是,沒有人在乎我在做什麼。」
人生在世,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沒了你,地球依舊運轉自如,太陽照常東升西落,別人也會繼續往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