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能力很重要。但同事中的一類—— 上司,對於個體職業發展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
一個公司或者部門的發展,與上司本人的素質、能力,有著太過直接的關係。
而身處公司的個體——受制於權力、環境,可發展的寬度、廣度,並不由自身能力及努力程度決定。
若是運氣不好,遇到個能力、人品皆不行的上司,那有時就是災難。
要走嗎?實在走不了,又該如何?
能立馬離開當然最好,但世事不能盡如人意。
原來有位能力不錯、素質上好的同事,跳槽時因為對社會太不了解、對人性沒足夠認識,而錯誤地、眼睜睜地,進了一個不理想的公司。
新上司 不僅沒能力,且有諸多由「沒能力」衍生出的不正常作派。如:
嫉賢妒能,身為上司,卻主動出手打壓優秀人才,隊伍水準一日不如一日;
膽小, 不敢創新,不敢嘗試新業務,視冒險為洪水猛獸;
剛愎自用,被小人煉製成傀儡,成為小人的排頭兵。
有這樣的「說了算」的人在,公司好不了。不要說好發展、好待遇,就 連正常的工作氛圍,都保證不了。
不出意外、符合規律,那同事很快被小人放翻, 陷入無意義的人事鬥爭不得脫身。
又因為那個「說了算」的人有力氣只敢「往裡使」,對外則一無所能、膽小如鼠, 公司無任何前景可言。
要走嗎?要立刻走嗎?還是要暫時忍下,慢慢再說?
他當然想走,一萬個想走。
但他當時家中出事,根本騰不出手去尋找新的公司、新的機會;他還需要錢,沒有瀟灑走一回的資本,沒有隨意冒險的底氣。
他只能暫時爛在這個公司——雖然這是塊爛泥地,但也只能在爛泥裡掙扎。
當然,這不代表他從此徹底淪陷,躺在爛泥裡任由淹沒。
他迅速行動起來——但沒表現出來。
對內——他強忍著(家事帶來的)各種煩惱,投入諸多精力在工作上面。
即使被加意防範、有意挖坑,他也從小小的空隙中, 找到許多 雖然小、但也能支撐前行的機會;
面對同事的惡意排擠、打壓,他不發一言,默默忍下。 既然這是尚未站穩時必須要經受的,那就忍受吧;
面對上司的排擠、侮辱,甚至有些無恥的作派,他默默忍下,不發一言。理由同上。
總之,對這個內捲到已經粘在一起的公司,他沒了任何興趣。 既然沒了興趣,那沒什麼能激怒他,也沒什麼能打動他。
他只是默默地工作,認真地工作, 視工作為最粗壯的麻繩——那根雖然很容易被割斷,但也有可能拉自己上去的救命稻草。
努力、忍耐,一貫保持謹慎。
對外——他積極活動起來,四處擴展關係,盡可能與系統內那些有實力、更有話語權的人相識,盡可能地與上級公司發生聯繫。
這「內外兼修」的過程並不容易,有時甚至是非常痛苦的。
在無望中努力,除了努力本身的辛苦,「無望」這個傢伙更是折磨人。
但努力就有成果。他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一步步站穩了腳跟,「職場破事」基本再沒出現。
他更加強大,不僅表現在工作上,還表現在精神力上面。
所以,遇到不靠譜的上司,走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實在走不了,也不必過分責備自己。只需打起精神,技巧應對,就好。
(1)低調。
環境越復雜、自身實力越弱,就越要神秘一些。
這不是故作神秘以求關注,這只是 太過脆弱的翅膀,經不住太大的風雪。
神秘一些、低調一些,儘量不引起注意, 儘量別讓「有心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會幹什麼、想幹什麼。
(2)勤奮、思考是最好的抓手,沒有其他。
若暫時毫無根基,那得到幫助、支援的可能性就無限小。
社會就是如此,沒有無的放矢的支援, 所有的支援都帶著投資(求回報)的味道。
所以, 付出更多努力,才是最捷徑。
當然,思考也很重要——不斷思考, 在「能思考」的時候更多地思考。即使思考的方向並不正確,思考本身也沒有問題。
(3)尋求更多的關係。
這一點尤其重要,雖然實力不濟時支援、助力很難得到,但 適當發展關係、扯上關係沒有錯誤。
橫向發展。
與客戶、社會關係等盡可能地產生交流,尋求資訊、資源、機會等。
與同事,也要儘量保持「最起碼不得罪」的關係。
縱向發展。
與上級、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更優秀、更有權力的人扯上關係。
這也許不能成為助力,但說不上就有用處。
資訊、關係,有時要比努力、能力重要。
整天窩在辦公室,也更多會被認為是沒有實力的、失去神秘感的。這樣的人,更容易受到輕視。
對公司適當放下期待,也就沒有失望。
對於新的事物,我們總是傾向於抱有更高的期望、更美好的向好。
但結局,往往是「前一次」重復上演,或者更加不堪。
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強烈。 太過強烈的失望感,會一定程度影響到判斷力。
對公司不過分期待,平靜面對,那失敗、或背叛來臨之時,就不會大分方寸,以至行為出錯。
沒什麼不正常的,遇到了就是正常。
總之,遇到一個令人窒息的上司,能很快離開、及時止損,當然是最好。
但也有「走不了」,或「不必走」的選擇。
這種時候,靜下心來, 有步驟、有技巧地面對,同時不斷調整打法,就好。
「走,或不走」沒有一貫的答案, 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和「最適合情境」的。
沒有太多的無路可走,耐心尋找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