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有一種聰明,叫「摳門」(經典好文)

Sponsored Ads

有人說:「如果你不花錢,把錢存在銀行裡,那就別人會代替你花錢。」

還有人說:「錢,越花越有。」

Sponsored Ads

一些年輕人,他們不僅沒有存錢的習慣,還喜歡透支,相信一些沒有根據的「心靈雞湯」。把未來的錢,在今天花掉。然後慢慢歸還。

任何一個年紀的人,都應該懂得,摳門不是窮,而是一種智慧,是生活的根本。

人在少年時,摳門是素質提升、傳承家風。

小時候,我們不要去賺錢。如果遇到花錢的事情,只要開口向父母要,就可以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根本就沒有賺錢的煩惱。父母有多苦,可以看到,但是感觸不深。一旦父母拒絕拿錢之後,心情會特別沮喪,或者和父母對鬧,非得拿到錢不可。

現在的大學生,一個月花三四千,並不奇怪。買書、玩手機、旅遊、吃喝、戀愛,哪一樣,都離不開錢。

幸運的是,總有一些小年輕,保持了頭腦清醒,把錢緊緊地摀住,存放在口袋裡。

看過一條新聞。天津年輕企業家李貴忠,他大學剛剛畢業,就有了第一桶金;30歲不到,就是兩家公司的老闆。

說起創業的經歷,他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開始了。依靠「新生獎學金」為本錢,倒騰過電話卡。而那些同齡的大學生,他們只懂得拿錢消費,把獎學金當成海吃海喝的資本。

李貴忠說:「‘70後’創業靠成長環境,‘80後’創業靠生活理念,‘90後’創業靠消費習慣。」

Sponsored Ads

一個年輕人,花錢是大方,但不是格局。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都懂得節約,然後想一想,錢留下來,可以用來做什麼。

一方面,節儉的年輕人,可以為父母減輕負擔,傳承好家風,另一方面,把日子過得窮一點,才能真正體驗生活。

人在中年時,摳門是增加資本、做人的底氣。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本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可是,她結婚之後,一心一意當起了全職太太。丈夫陳俊生,雖然不是大富豪,但是能夠儘量滿足羅子君的日常開支,偶爾來點高消費,也不在話下。

每天無所事事,還可以打扮得光鮮亮麗,出現在眾人面前,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是,婚姻的危機,席捲而來,失婚的結局,也接踵而至。

失婚後的羅子君,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連基本的工作也做不到。於是乎,鼓起勇氣,重頭再來。

Sponsored Ads

有句話說得好:「你曾經偷過的懶,後來都要補回來。」

在這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社會裡,你想要做點什麼,除了父母會全心全意幫助你,親戚朋友都很難靠得住。也許,你有錢有地位的時候,不會這樣認為,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吹捧你,你的飯局,也特別熱鬧。

窮一次,借一次錢,你就會發現,比沒錢更可怕的是,你沒有「人脈」,處處被人瞧不起。

得意之時,使勁摳門。錢放在自己袋子裡,隨時可以變成投資的資本,也可以在親戚朋友面前,更有底氣,不會自慚形穢。

人在老年時,摳門是細水長流的生活、防騙的智慧。

人老了,把錢花完了就算了,大不了向兒女們要一點,如果有養老金的話,生活還有保障。

總有一些老年人,表面上很節儉,但是買保健品、參加亂七八糟的講座,特別大方。把一些不知名的保健品,當成飯來吃。

更可怕的是,一些老人,還想著發大財,隨意和別人一起投資。等自己清醒過來的時候,才發現,「人財兩空」。

只有「習慣摳門」的老人,他們的錢,怎麼也騙不走。不管騙子說得天花亂墜,他反正身上沒有錢,存款也在定期的,要走好多道程序,才可以取出來。相對騙子承諾的利潤來說,比較好幾年的利息,差遠了。

有錢慢慢花,即便這輩子花不完,也沒關係,起碼日子不會過得太苦。留下富貴給子孫,也是功德一件。h

做人,要如何摳門?不是一毛不拔,而是做到以下三點。

其一,拒絕「買買買」。不是非必要的東西,堅決不買;必要的東西,選擇物美價廉的,擺脫「越貴越好」的想法。

比方說,一個有十個功能的電飯煲,你買回家之後,能夠常用的功能,就兩樣——煮飯、熬粥。可是,還有八項功能,你必須為其買單。

其二,不與人攀比。「人比人,氣死人」,不管和誰比,你都有差距。為了讓自己面子上過得去,別人有的東西,你必須要有,導致金錢流失。你不要面子,踏實過日子,錢就更耐花了。

其三,學會花錢。如果花錢是為了掙更多的錢,那麼你就對了。

錢,在關鍵時候,就是一個緊箍咒,會讓你頭痛不已。

Sponsored Ads

懂得摳門,不活在別人的眼神裡,日子就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