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會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的關系, 相比於各種隨機產生的愛情、友情,至少在親疏遠近這一點上,有血緣關系作為紐帶的父母子女之間的聯結要更為緊密和堅固一些。
日常生活中很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們似乎從不擔心會失去父母的愛,無論彼此之間爆發過多麼激烈的矛盾和爭吵,在內心中我們對於父母的感情都是確定無疑的。
但其實還有另外一種人,在我們的眼裡,他們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似乎是匪夷所思的。
都說「父母在,不遠遊」,可他們卻偏偏像斷了線的風箏,遠離父母隻身去到很遠的地方,哪怕是相隔兩地,與父母之間的聯系也是少之又少,距離並沒有帶來親近,反而讓他們更顯冷漠。
同時他們也並不關系父母的近況、狀態和情緒,偶爾聽到來自身邊親戚或者父母對自己的控訴,內心也是毫無波瀾。
這樣的人,在心理學上,我們不禁會懷疑他們是否在原生家庭經歷過什麼創傷,抑或是他們生性涼薄、難以與人親近,還是因為性格自身的問題,缺乏基本的同理性和情緒體驗。
但在對這一類人經過觀察之後我們發現,其實以上的說法都不準確, 更為深層的原因也是這一類人所共有的特性是,他們都曾經遭受到來自於父母的「情感忽視」,這種體驗所帶來的失望、灰心的情緒以及出於成年後自我保護的需要,阻斷了他們本能當中對於父母的期待和依賴。
想要深入刨析這類人的內心動因,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引入心理學專業領域的「依戀理論」, 它指的是當個體尚處於嬰幼兒時期,與他的看護者之間將會存在一種特殊的情感關系,而這種與父母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現為嬰兒對於父母的依戀情結。
熟悉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的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嬰幼兒時期的情感體驗將會直接影響後續人格發展當中的個性形成、社會交際和情感交流。
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採用了錯誤的教育和養護方式,比如習慣性地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沒有用合理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選擇迴避或者是壓制的態度回應孩子對於關心和愛的渴望等等諸如此類的做法。
都會導致孩子逐漸形成迴避型依戀人格,具象化的表現就是成年之後「和父母不親」,保持著和父母不咸不淡、疏離的情感態度。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也會產生疑惑,這些都是在我很小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了,現在幾乎都沒什麼印象了,又談何會對我產生如何如何的影響,未免有些荒謬。
實則不然, 這些過往的情感忽視的經歷,尤其是在三歲之前感受到的各種來自父母家庭的忽視,會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留下終生的遺憾和心理坑洞,讓我們在談及家人時,內心滿溢的都是孤獨、失望、怨恨、恐懼、痛苦的心理創傷。
即使有些時候我們將這些不愉快的經歷暫時地拋之腦後,也並不代表這些父母帶給我們的情感創傷已經治癒了,而只是我們在內心深處將其掩蓋起來了。
所謂「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會在餘生中不斷地去嘗試,通過各種途徑去試圖彌補內心的這種心理缺失。
事實上,在我自己的印象當中,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一直都不算親密, 因為發現如果自己考試成績好,就會得到父母的誇贊和表揚,我就像個不知疲倦的工具人,孜孜以求地刻苦學習去爭取來自於父母的、那少的可憐、近乎於施捨的關心和愛。
在父母的親戚同事眼中,我好像一直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所以當我上大學後和父母幾近斷聯,一年半載不聯系甚至寒暑假也不會回家的時候,他們都感覺到十分詫異而且不理解。
而這一切其實只是我對內心曾經那個小小的我自我保護的需要,害怕再度向父母敞開心扉的時候又會遭受到致命一擊。
即使我的內心是無比地想要抹去曾經的情感忽視給我的現在帶來的影響,但還是力不從心。
沒有人是生來就不願意親近家人的,而那些與父母不親近的人,也無非是在追尋接納與關愛的成長道路上經歷了挫折和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