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界,對過去150年的偵探小說,發起過一次評選。
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不僅榜上有名,主人公菲利普·馬洛,還被讀者評為最有魅力的私家偵探,影響力一度比肩福爾摩斯。
(美國作家:錢德勒)
村上春樹說: 「《漫長的告別》是部毫無瑕疵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
如果允許我用誇張的表述,那幾乎達到了夢幻的境界。」
小說講述了偵探馬洛,因為朋友特裡捲入一場轟動全城的謀殺案。
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他背負罵名、受盡蒙騙、慘遭毒打、險些喪命,但最終等來的,卻是陰謀與欺騙。
曾經固若金湯的友誼、愛情、親情……在難以揣度的人性裡,一碰就碎,扎得人心血直流。
原來,成年人的關系,都是易碎品。
恰如詩人顧城所言:
我看見「友誼」像艷麗的花,我知道花會凋零;
我看見「友誼」像純潔的雪,我知道雪會融化。
成年人的感情經不起折騰,一點風吹草動,就讓人各自天涯。
成年人的社交,本質上是交換
馬洛與特裡,相識於一場酒吧外的邂逅。
一個寒冷的冬日夜晚,貴公子特裡喝得酩酊大醉,被女友無情地拋在馬路邊。
而這一幕,恰巧被路過的馬洛看見,他二話不說,將特里弄回家,悉心照料了一個晚上。
等第二天特裡醒來,二人攀談了幾句,竟十分投緣,成了相見恨晚的好友。
從這天起,他們幾乎天天見面,喝喝小酒,聊聊天。
在認識彼此前,不管是頭腦靈活的馬洛,還是富可敵國的特裡,都過著極度孤單的日子。
馬洛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姊妹,也沒結過婚,無兒無女。
他賺不到多少錢,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除了工作中的客戶,落魄貧窮的馬洛幾乎幫不上任何人,難怪他一個朋友也沒有。
比起馬洛,英俊富有的特裡,應該高朋滿座,愛慕者眾吧?
並沒有。
他是富豪哈蘭•波特的上門女婿,娶了哈蘭家的小女兒西爾維婭——一個[淫.亂]不堪的貴族小姐。
在加入哈蘭家族前,特裡不過是個退伍軍人,因負傷在身無法工作,一直流落在社會底層。
娶了西爾維婭後,他看似走了好運,實則是「綠帽子」專業戶,哈蘭家族的一塊遮羞布。可以說,他和馬洛一樣,對周圍的人毫無用處,結果只能遊走在人群邊緣。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似的處境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彼此,寬慰對方。
生活中,特裡時常接濟馬洛;感情上,馬洛讓特裡不再寂寞。
這段友情的開端,看著像緣分使然,但也逃不過成年人的社交鐵律——交換。
交換的價值不單單是金錢物質,還有內心的支持與慰藉。
他們為什麼被孤立?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在別人眼中毫無價值。
他們為什麼能建立友誼?也多半是因為從對方身上可以獲得溫暖。
回到現實中,我們常說的社交關系,本質上都是旗鼓相當的交換。
你有本事為別人撐傘遮雨,別人自會為你鋪路架橋;你能為別人提供感情滋養,別人自然把你放在心上。
無需感嘆人心險惡,人情稀薄,這不過是人與人交往中不得不遵循的規則。
你卑微如塵埃,就別指望外界托你上青雲;你功成如明星,自會有一堆人眾星捧月。
即便是感情,也必須是互相取暖,才能燃成一團火。
成年人的告別,都是靜悄悄的
在馬洛的人生中,特裡來得快,去得也快。
認識不久後的一個清晨,特裡神色慌張地向馬洛告別,他什麼也沒說,只留下了一張5000元的巨額鈔票,就匆匆登上了去往墨西哥的飛機。
特裡前腳走,後腳就爆出了他殘殺妻子西爾維亞的驚天新聞。
而尚在震驚中的馬洛,來不及細想,就被以「事後從犯」的罪名,抓捕進警察局。在牢裡,馬洛先是被毒打了一頓,後又被電棍擊暈,可無論怎麼嚴刑逼供,馬洛始終緊閉雙唇,就算死也絕不透露特裡的行蹤。
就在馬洛奄奄一息之際,他卻忽然被無罪釋放了。
原因很簡單,特裡畏罪自盡的消息傳來,任何審訊與追捕已不再有必要。
比起身體上的劇痛,馬洛的心裡更是悲痛不已。
特裡連句「再見」都沒說,就這麼靜悄悄地走了;哪怕臨走前喝一杯酒,也能少一些遺憾。
可事實往往如此,分離來的猝不及防,訣別就在剎那之間。
特裡走後,馬洛本想暫停工作,卻又被迫營業,幫一位艾琳太太尋找她失蹤的丈夫。她丈夫可不是無名小卒,而是大名鼎鼎的暢銷書作家羅杰。
二人本是一對令人艷羨的佳偶,卻不知從何時變得沒有話聊,只剩冷漠與敷衍。
就像羅杰的這次離家出走,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消失地無影無蹤。
你看,不管是友誼還是愛情,但凡是成年人的告別,都似這般無聲無息。
看過這樣一條熱評:
「成年人的告別儀式非常簡單,我沒有回你最後一條信息,你也很默契地沒有再發。就這樣消失在彼此的生活裡,好像從沒認識過一樣。」
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僅僅因為異地工作就漸漸生疏,再碰見時,恨不能躲著走,連個招呼都不打;
曾經無話不談的閨蜜,僅僅因為各自成家便少了聯絡,就算聯系,也不過是逢年過節,群發消息時,點上對方的名字;
你以為海誓山盟的感情,哪怕結束也應轟轟烈烈,可結果是,你都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走遠的。
有時候,我們盼著用某種儀式感正式結束一段關系,可結果往往是不經意間,檣櫓灰飛煙滅,故人不知去向。
沒有大張旗鼓的送別,沒有撕心裂肺的挽留,也沒有痛徹心扉的遺憾。
成年人的告別,不喧囂,不張揚,只是靜悄悄地退出了各自的人生。成年人的關系,都是易碎品
在馬洛接下艾琳的案子後,小說迎來了它的[高·潮]部分。
一場因愛生恨的大戲,即將在錢德勒的筆下,拉開帷幕。
原來,特裡、西爾維婭、艾琳、羅杰這兩對夫妻,常年糾纏於雙向出軌的婚外情中。
當年特裡應徵入伍後,與艾琳相愛,後來戰爭爆發,二人走散於人海。
等再見面時,艾琳已是羅杰夫人,而特裡也成了豪門貴婿。
艾琳想與特裡重修舊好,但特裡對她早已沒了當年的激情。
他謊稱深愛著西爾維婭,發誓絕不做背叛婚姻的醜事。
可就在艾琳決定回歸家庭時,卻意外地發現了丈夫羅杰與西爾維婭的婚外情。
憤怒、羞愧、絕望一股腦兒湧上心頭,艾琳頓時迷失了心智,策劃了一場場血腥的謀殺案。
她先是槍殺了西爾維婭,並用利器砸爛了她的腦袋。
當特裡含冤自盡後,她又利用馬洛,曝光出丈夫與西爾維婭的舊情,將禍水引到羅杰頭上,又製造出羅杰畏罪自盡的假象。
可這一切,怎麼能瞞得了私家偵探馬洛的眼睛。
然而,就在艾琳認罪之後,她也吞槍自盡了。
看著血泊裡的艾琳,馬洛心頭閃過一絲猶疑,真相果真如此嗎?
接下來,小說裡最大的「反轉」出現了。
特里根本沒有死,他早就洞察出感情世界裡的那些曖昧不明,一步步引誘艾琳走上這條不歸路。
西爾維婭死後,他立馬將財產轉移。逃去墨西哥後,整了容,改了名字,製造自盡假象。之後,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叫萊若克斯的大富商。
同樣的,他的這一切,也很快被馬洛調查了出來。
馬洛寫了封信,要求見他一面。
還是那個熟悉的小酒館,還是當年他們最愛的酒,但面對面坐著的兩個人,心境卻已不似從前。
馬洛望著眼前陌生的面孔,「特裡」這兩個字如鯁在喉。
終究是什麼也說不出口,他將特裡留給他的那張5000元鈔票丟在桌子上,頭也不回地走了。
成年人的關系,都是易碎品。
一句欺騙、一招算計,一點陰謀,就足以將幾十年固若金湯的關系,一舉擊碎。
恰如作家盧思浩所言:
「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系。誰都想著友誼能天長地久,卻沒想到最難的竟是保持聯系。」
是啊,建立關系不難,難的是保持關系。
《漫長的告別》,可以說是美國作家雷蒙德·錢德勒最負盛名之作。
他將對人性幽暗的探索、人際交往的復雜、感情的撲朔迷離揉碎在一個並不復雜的情殺案中。
如果你抱著獵奇心理去讀,怕是會失望;但當你歷經人世間的種種別離之後,就會深刻領悟到人生就是一場告別。
一次利益沖突,足以令好友翻臉;一次話不投機,讓彼此不相往來;一時體諒不到,頓時心生嫌隙。
兩個人走得太遠,經不起歲月蹉跎;走得太近,又多有猜疑誤解。
稍有不慎,曾經的天長地久,頃刻變為萍水相逢。
成年人的世界裡,相逢是意外,離別是常態。
命中註定的人,走不遠;有緣無分的人,留不住。
人這輩子,就是這般聚聚散散,不必感傷,讓一切隨緣。
最後,送給大家書裡最著名的一句話:「說一聲再見,就死去一點點。」
願你我在人群中不孤單,無論和誰告別後,都能自成宇宙,不虧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