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句話表明了一個人做事的自衛原則和嚴正態度,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在鼓勵我們敢於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只是,”不好惹”的人,曾被很多人看作是有心機、霸道,甚至冷漠的人,其實現實並非如此。
因為”不好惹”,在一定程度上還表明了真實、更具魅力,以及更有生命力。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不好惹”的人,更受歡迎。
1.不好惹,其實是人的陰暗面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陰影,與人格面具相對立,它深深植根於生物進化的歷史中,包含了在社會生活中無法完全表現出來的人的基本動物性。
也就是說,人身上存在著動物影跡,比如一切原始的慾望、情緒和行為,是人的獸性的一面。
正因為陰暗面的存在,人們會形成強烈的不道德、攻擊性和易衝動的趨向。
而現實生活的準則又要求我們做到偉大、光明、正義,於是會壓抑那些陰暗面,甚至有些人被打上心機重、功利性強、太霸道等標籤後,我們很可能對這個人有種厭惡的感覺,這更加讓人不敢輕易暴露自己的陰暗面。
但是,這或許是我們被慣性思維限制住了,因為有些人身上的人格魅力,還要歸功於他們人格中的陰暗面。
就像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里昂,他的冷酷、報復心,或許是我們慣性思維中的”壞”、”陰暗”,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溫情和責任感。
可見,“不好惹”的人,未必就是我們頭腦想像中的壞人。
當然,這裡並不是在鼓勵大家肆無忌憚地展現獸性的一面,而是要看到,有時候的陰暗面,恰恰能彰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不要全盤否定其意義。
更重要的是,”不好惹”,是一個人真實人格的一部分。有時,我們要敢於活出來。
2.做一個”不好惹”的人,需要勇氣
前面說了,人的慣性思維讓我們想成為一個”好”人,不能表達恨意,當然,這裡包含著我們的”願望”,但還有一個更為真實的原因,那就是我們太軟弱,擔心自己力量不夠,更害怕被報復,所以不敢展現自己的陰暗面。
但我們要知道,我們擔心或害怕的體驗更多的源於童年。
小時候我們展現過攻擊性、也表達過憤怒、冷漠,但因自身能力較弱,身邊又沒有人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可能一直處於被欺負的狀態。
現在情況不同了,因為我們長大了,成人的力量遠遠大於童年,所以,我們可以鼓起勇氣,試著活出自己的攻擊性了。
正如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說的:”真正的現實是,成年人之間誰也不容易摧毀誰,而當別人感知你是一個’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穫好的關係。”所以,合理表達恨意,敢於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之所以深受觀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她有勇氣,敢於展現自己人格的陰暗面。比如,她剛入宮時,被繡女欺負,往她床上倒水,她對此並沒有畏懼,而是以牙還牙”報復”回來,默默提來一桶水,不僅澆到那個欺負自己的人身上,還把她的被子也澆了水,並放狠話看誰還敢惹她。
可見,一個人能夠敢於”犯人”,就活出了攻擊性,而活出攻擊性的人,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3.”不好惹”的人,更受歡迎
前面說到了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里昂,又說到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他們身上都有陰暗面,但他們身上更有魅力,更受人歡迎。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之一,”不好惹”的人,活得更真實。
武老師認為,真正的親密感是真我和真我的鏈接感,而一個”不好惹”的人,就是一個真實的人。唯有真實,才能和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那些”老好人”,總是迎合別人的人,看似和誰關係都很好,其實和誰關係都不親密,因為他們太假,不真實,和他們接觸,總有種猜不透的感覺,而這就是距離感。
原因之二,”不好惹”的人,是一個有邊界的人。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尊重的,而這就需要邊界感,那些”不好惹”的人,其實就是做到了,就像魏瓔珞,她的”不好惹”,就是在捍衛自己的邊界。
原因之三,”不好惹”的人,更有生命力。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認為,攻擊性,等同於人的活力或動力。每個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個能量球,當能量球伸展時,就會有攻擊性產生。
“不好惹”的人,看起來就很有衝勁兒,很有攻擊性,其實就是生命力或動力的展現。
很多人對攻擊性有誤解,覺得那是在找人打架、罵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心理諮詢師叢非從老師認為,攻擊性指的是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敢於提出自己的需求、敢於拒絕、敢於表達、敢於要求、敢於創造、敢於打破常規、敢於特立獨行,也就是敢做自己。
可見,那些”不好惹”的人,不僅活出了自己,還會受人歡迎。
寫在最後:
當我們知道了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或許更受人歡迎時,就可以審視自己身上的那些陰暗面,不僅能夠為自己帶來益處,還讓自己活得真實自在。
比如,如何讓自己的衝動在合理範圍內,做到不傷人不傷己;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滿,為自己發聲的同時,也讓他人能夠接受;如何讓自己的心機為自己所用,等等。
而這便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
希望我們都能明白”每個人都不好惹”,然後儘力做一個”不好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