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Sponsored Ads

有一段時間,“斜杠青年”這個詞特別流行。大多數人都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為了賺錢,做各種各樣的兼職。有的人除了本職工作外,甚至身兼數職,每天忙得馬不停蹄。

實際上做兼職並不是一個特別明智的選擇,貌似你的收入暫時得到了提升,短期內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其實對你的幫助並不大,甚至影響了你職業上的縱深發展。

Sponsored Ads

我不建議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再把時間花在了做兼職上。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你的職業發展排序是什麼?

很多時候,人是沒有那麼多選擇的,我們說一個人的職業終點就兩種,要麼成為管理者,要麼成為行業內的專家。

如果你要成為管理者或者這個行業的專家,你就要耐得住寂寞。可能在很長的時間,你要拿一些不是收入那麼高的工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過得很清苦,也比不過別人。

但你要一直專研,追求極致,等有一天,你的技術頗有造詣,你成了這個行業的頂級專家,有了稀缺性,你是可以賺大錢的。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但如果你對現狀非常不滿意,你既想成為專家,又想通過兼職賺錢提高一下收入,你就得問一下,你的職業發展的排序是什麼。

如果排在第一位的是賺錢,一直把賺錢放在首要位置,那麼你就可以去創業。如果做成了,創業賺的錢最多,就算是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總能有機會。

但如果你只是想做點兼職的活增加收入,這個選擇不能說是錯誤,但起碼前途不夠光明。因為做兼職大量的時間會佔用你研究專業的時間,等你年齡大一點,時間越來越長,你很難有時間在專業的維度進行深造。

而且心力也跟不上了,因為你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家庭責任,條件也不允許,所以就不會給你那麼多機會。如果年齡偏高,而能力沒有特別大的突破,在人力市場上價值相對來說也較低,所以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做兼職上,有點捨本逐末的意味。

Sponsored Ads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雖然周身刀,但沒有一把是鋒利的

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我們每個人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個人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夠一心多用,把別的事情做好?所以我不建議你去涉獵不同的方向。

一件事情略懂容易,但想要取得一些成績非常難。正如十萬個小時定律,你想要在某個領域有所精通,要在這件事上花十萬個小時,才能成為專家。你連你的主要工作都沒有做好,當你的精力進一步被分散,往往造成的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你貌似做了很多兼職,但卻做不好,也影響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周身刀,但沒有一把是鋒利的。

Sponsored Ads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當然你也看到很多人做“斜杠青年”取得了成功,他們之所以能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因為他們首先經營好了自己的業務。當一個人在專業上有了地位之後,他在副業上的才華才能夠被廣泛欣賞。

假設你的本職工作做得一般,你很難給人非常好的觀感。非常多的人把自己的時間花在了做兼職上,等到了上班的時候,因為睡眠不夠,休息得不充分,狀態低迷,昏昏欲睡。

當你是這樣的狀態,你很難把工作幹好,你的老闆和同事也會頗有微詞,你的業績下滑了,或者你狀態不如從前,既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別人。

在團隊中,我們是獨立互賴的,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還需要協同,你在團隊中掉鍊子,同事們也會有一些看法。

所以兩相比較,做兼職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況且兼職帶來的收入通常來說十分有限,滿足感也並不是太高。因此還不如努力的工作,積極的投身於工作當中,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當你變強後,不會缺乏升職加薪的機會。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不要追求暫時性滿足

所以我認為與其把時間用在做兼職上,就為了多賺一點點錢,還不如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一個領域裡做到極致。

當你不斷修煉自己,成為了行業的專家,將為你帶來可持續的收益。根據供需關係曲線,越稀缺的資源越貴,當你不可替代性越強,你得到的東西遠遠大於你做兼職時的收入。

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想著做兼職

但往往專研是一件特別需要持續的事,也考驗耐力,一般人很難做到。很多人也知道提高自己的重要性,但他們堅持不了。

一個習慣的養成要21天,很多人半途就給自己找了原因,然後就放棄了。剛決定去專研,就打退堂鼓,總是在想:“我能跟他們一樣嗎?”短時期看不到結果,立馬就不幹了。

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乾一些當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卻對自己未來有巨大幫助的事情。所以大家寧願做兼職,通過一天的勞動或許能夠得到一兩百塊錢。做兼職立馬就能看到價值,能暫時性滿足。

雖然你看似花時間在做兼職,非常努力,但這是低質量的勤奮。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長遠的戰略。我們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努力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你追求短期利益,為了增加那麼一點零星的收入,就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兼職上,對你的長期發展來說更像是飲鴆止渴。

Sponsored Ads

職業生涯的第二生命,都發生在工作場景之外你有沒有日拱一卒。大多數人的差距,都在八小時外產生,因此我們更要做性價比高的事,要學會延遲滿足。如果總是在追求短期價值, 很容易自我麻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