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在南加州大學的校友公園,波克夏的副董事長查理.蒙格向剛獲得學位的一百九十四名法學博士、八十九名法學碩士,以及三名比較法碩士發表演說。他告訴大家如何獲得成功,成為世界級大富豪。
查理.蒙格指出,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並強調雖然他讀的是法學院,但若要在生活中和學習上取得成功,最好的辦法是:掌握跨領域的知識。這篇有名的演講獲得了巨大的迴響:
第一點: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蒙格說:如果你想到找到好配偶,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擁有的好配偶。
因為就定義上來說,好配偶可不是傻瓜。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你就可以在人生中贏得金錢、名譽,尊敬還有值得信任。
第二點:堅持終身學習,成為學習機器。
蒙格說:光靠已有的知識,在人生是走不了多遠的,如果沒有終身學習,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就連巴菲特也一樣,讓波克夏這個十年賺大錢的方法,在下個十年未必管用,因此巴菲特不得不成為學習機械,不只是投資上,連生活上也是。
巴菲特醒著時候有一半時間在看書,另外一半的時間用來和非常有才華的人做一對一的交談,那些人都是他信任也信任他的人。
除了巴菲特以外,有些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或者最勤勞的,但是他們每天醒來,努力比前一天聰明一點點,他們是學習機械。
第三點:學會學習的方法,運用思維模型
蒙格說:如果你對知識只是死記硬背,那這種方式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你必須掌握許多知識,在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並且在生活中自動運用,這樣就能成為一個最有效率的人。
因為真正重要的大道理,佔了每個領域的九五%內容,因此,我這輩子不斷的實踐跨領域的方法,從每個領域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九五%知識,變成思維習慣的一部分。避免困在自己領域內,還認為無所不知。
第四點:想要做到頂尖,就要進入能力圈
如果你想要在某個領域出人頭地,並且表現得非常出色,那就要做讓你感受到『強烈興趣』的工作。強烈興趣是裝不來的,你可以勉強自己把沒興趣的事情做得不錯,但是不可能做到非常頂尖。而頂尖和強烈興趣息息相關,以價值投資的術語來說,就是進入你的能力圈。
進入能力圈絕對是人生成功的要素之一。
第五點:運用伍登效應,讓你好上加好
除此之外,你還要非常勤勞才行,勤勞能讓你有生產力,生產力又是成功的要素。這個要素和能力圈搭配使用,就是大名鼎鼎的『伍登效應』。伍登是知名的籃球教練,他讓最優秀的七個球員持續上場,因此他們得到更多的練習時間,也讓技術持續地精進。
這個效應也發生在波克夏,巴菲特將日常經營授權給子公司執行長,自己只保留『資本配置』這個工作,在這五十年的重複練習下,巴菲特得到了強大的伍登效應,也讓波克夏得到巨大的成功。
第六點:反過來想:如果你知道自己會死在哪裡,就不要去那邊。
蒙格推崇逆向思考,他認為想要讓人生成功,就要反過來思考做哪些事情會失敗。最常見的就是懶惰和言而無信,只要有這兩個缺點,那就算有再多的優點也沒用。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小心『極端的意識形態』,例如洗腦邪教,只要你信了邪教,而且你的朋友都是忠誠信徒的時候,那麼這種意識形態就會像漩渦一樣地吞噬你,讓你的大腦以驚人的速度壞掉。如果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強烈的意識形態是一定要避免的。
還有一個重點則是:小心『自我服務偏好』,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影響,會讓人去做出一些傻事。最常有的狀況就是:『如果對我有利的,就是對整個社會有利』。這種自以為是的狀況,會讓做壞事的人持續狡辯。因為這個偏好很強大,所以如果你要說服他人,就要訴諸利益而不是理性,即使你的動機是高尚的。另一個你需要避開的就是『不當誘因』,避免在一個犯越多錯誤卻可以得到更多獎勵的環境待著,如果你是一個正直的人,反而會深受其害。
第七點:使用檢查清單
人的大腦長期記憶的能力幾乎無限,但是短期搜尋的能力有限。如果你掌握了前面說的大量知識,你會發現要思考和記憶的項目非常多,這時候你就需要檢查清單,來避免需要用的時候大腦當機。只要你能夠把這些知識整合成一張檢查清單,並且重複的使用,你就能避免犯下大錯,並且成為更有效率的人。
最後,蒙格提醒了他最愛的觀念『成為一個可靠的人』,可靠的人彼此有正確的信任,比任何的制度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