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關於教育的一個小故事。
中國孩子回到家裡,家長通常會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猶太孩子回到家裡,家長問的則是: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
前者側重知識,後者側重“提問題”。
我也更偏重後者,提問題太重要了,
為什麼?
因為提出問題,意味著你在主動獲取知識,你意識到了自己是“不知道”的。而別人告訴你知識,則是被動的輸入。在此之前,你是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
就從學習效果上來說,一樣嗎?當然不一樣,主動求知,會更深入一些。
每一個管理者,既要提問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要通過提問,解決別人的問題。
提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不喜歡永遠“沒有問題”的人,為什麼?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問題,他可能沒有思考,處在愚昧之巔。
鄧寧-克魯格效應,能很好的說明這一點。
▲圖片來自於網絡
在這個效應中,你可以看到大多數人都在愚昧之巔,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往往會很自信,無知者無畏就是這個道理。
這時候,人往往會變得偏執,我招人時,堅決不招偏執狂。
我們從上圖還能看到,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會陷入絕望之谷。但這時候,往往是最好的。為什麼?
因為你意識到了自己不知道,則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走上開悟之坡,甚至通過輸入,到達持續平穩的高原。
如果你不知道你有不知道的,你就沒有了學習的心,目空一切。你意識到自己是“無知”的,你心中有疑問,你才有機會成長和改變。
我希望來上我組織大課的同學,都要帶著問題來學習。來上組織大課,你要想清楚你要解決什麼問題。
當你知道自己的問題,並且針對性學習,如果不理解的,再提出自己的疑問,是最有效的。
你要解決老闆在降級使用、公司無幹部可用的問題?
你要解決績效設計的問題?
你要解決使命願景價值觀的問題?
……
這些問題中,你要解決的是哪一個?
當你根據天地圖,每一個階段解決一兩個點,很快就能完成組織的進化。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提問題。當你能提出問題,就放下了“已知”。保持開放的心,願意探索,願意主動獲取信息,這往往是走向正確的開始。
為什麼釘釘做得這麼好?在前CEO無招身上,就有這一特質,他非常虛心,真正的在觀察用戶內心的需求。
釘釘滿足的是人在碎片化辦公的大環境下,對深度工作專注和效率的追求。
釘釘所有的員工,入職後第一課就被要求,放下已知,以空杯心態進入小B企業中,同工同吃,“觀察”和閱讀用戶內心真正的需求。
所以我們要預設自己不知道,主動獲取信息,而不要認為自己“全知全能”。一旦認為自己全知全能,你就離失敗不遠了。
提問題,解決別人的問題
管理者不僅要通過提問,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要通過問問題,解決下屬的問題。
管理是通過團隊拿結果,通過結果培養人,當下屬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時候,會尋求你的幫助,你也可以通過提問,幫助他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核心。
那麼如何提問?提問一定要剝洋蔥式地問,必須深入到本質,否則只是點對點的解決問題。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的公司銷售總監業績沒有達標,在月度復盤會議上,我們可以追問:
為什麼這個月銷售業績不好?
他可能回答你,因為銷售人手不夠。
這時候,你繼續追問:
他會告訴你,因為有經驗的老銷售都離職了,新招的銷售留不下來。
你繼續深入:
他回答你:因為提成製度不合理,老銷售業績好,但賺不到錢。
你再深入:
他說,因為沒有培訓和輔導,新銷售不出業績。
這時候,你問:
他只好告訴你,因為他的經理不重視。
你持續深入:
他說,因為他剛晉升管理崗,只會自己做業務,缺少管理意識。
通過這樣的深入提問,你就從業務剝到了文化,剝到了人,找到了問題的本質,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這位下屬身上。
然後你解決這個人的問題,就能治本。
否則,你問他為什麼銷售業績不好?他說人手不夠。你給他加了人,這是點對點的解決問題,你會發現,到後來銷售業績仍然好不起來,反而產生了更多的問題,治標不治本。
但這裡我要格外提醒一點,當我們提出問題的時候,想要得到客觀答案,就別預設答案。
預設答案,意味著你可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曾經有推銷員拿著紅色和藍色兩個球隨機問受訪者,你們喜歡哪一種顏色的球?
結果人們基本都說喜歡紅色或者藍色。他們可以在裝滿五顏六色的球的袋子中拿走一個球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拿走了黃色的球。
你看,這就是人為設置了誘導。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問問自己的本心,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事實。
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而不是在驗證自己的預設。
所以提問題非常重要,是一個人的基本功,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