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想,我會成為一個
我常常會為他人隨口的一句誇讚,竊喜許久;我常常會為他人的一句批評,耿耿於懷。
每次跟別人交流對話時,我總是要求自己在措辭中盡量表現善意,一句話在對話框裡刪刪減減,為的是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比如在和一個平常話很多的人交流的時候,也許人家只是回答了一句“知道了”,我都會盯著那句話半天,努力尋找到自己可能影響到對方情緒的語句。
又或者是和朋友聊天時,也許對方正在忙,沒有及時回覆,我可能會有一萬種想法,翻看以往的聊天記錄,努力尋找到是不是自己做了什麼讓人不滿的事。
說真的,這樣挺累的。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急於找到原因,並想著怎樣解釋自己每句話後的善意,避免雙方引發情緒上的矛盾。
直到等到對方的語句顯得“活潑”些,我才稍微放下心來。
我時常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但又常常被他人拒絕。
每天當我被人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的時候,在同他人反復交流中,我想說:
“不,我不想做。”但,往往話到了嘴邊卻成了
“好,我試試吧。”
哪怕多麼不情願,我也不敢表達出反抗的情緒,我怕自己的拒絕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最後產生的結果除了無意義的消磨著我的時間,更多的是在折磨自己。
我深深地討厭自己這種無謂的同理心,因為過於他人的感受,忽視自己。
就像年少成名的蔣方舟曾這樣自我袒露:“我在成年前都沒有什麼朋友,沒有很好地習得和別人的相處方式,卻漸漸習得了一種最不會犯錯的、近乎’諂媚’的生存之道:
然而這種“小心翼翼”,往往帶來更多煩惱結尾。
其實我常常在想,我越怕表達自己的情感,我越怕起衝突,往往最後正是這種軟弱,會造成更多的問題。
善良不等於軟弱。
而回頭再想想,正是自己最開始的軟弱和退讓,導致後來許許多多困擾我的問題。
02
人都有兩面性,就像小時候看過的那部動畫片《鏡花緣》,兩面國裡的人一面笑嘻嘻,一面怒兮兮。每個人都在謀求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法,一味地忍讓,習慣性的“善良”,也許能獲得表面的和平,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反會使你進入一個無限苦惱的怪圈。
人們常說:“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很脆弱。”似乎一點點細微的矛盾都會使一段關係迅速破裂。
但我想說不是這樣的,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堪一擊。
害怕衝突就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為了照顧他人情緒習慣性的“偽裝”自己,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煩惱。
在下一次你覺得彼此可能有情緒產生時,不要自己一個人胡思亂想,不妨直接了當的說出來或者直接問問對方的想法。
汪國真曾說過:拒絕別人一定要委婉,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拒絕。
既然如此,在下一次對方要求做不想做的事情時,學會委婉地拒絕別人,你可以善良,可以體貼,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說的一句話就離你而去。
“小人永遠是小人,他不會因為你的客氣而有所改變,世上的惡人都是被慫人給慣出來的。”
親愛的,別再把軟弱當善良,你可以是一個溫柔的人,但溫柔中必須有點鋒芒。